论《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启发开题报告

 2021-08-08 20:34: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近年来,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和热衷汉语学习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一眼望去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可我们注意到其中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既发展又探索研究。我们没有完善的教育系统,教师们各立门户。我们仍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路上。面对如今的教学现状及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者深感有责于此,故欲尽己力以达启示之效。研究意义:本文致力于从儒家经典《论语》中汲取精华以期解决某些实际教学问题,又力求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既为处于教学困境中的教师提供有用的建议又启示教师回归经典,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既有益于对外汉语教学又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李茜的《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一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论孔子的教育对象,作者以孔子名言有教无类概括之。二是论孔子的教育内容,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其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弘道的君子。三是文章重点谈及的孔子的教学方法。但是作者只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并没有结合教学实际并启发之。杨培云的《论语教育思想的启示》一文从敬业精神、乐业精神、从业言行和职业爱心四个方面阐述了《论语》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意义。启示教师要有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欲罢不能的乐业精神;不令而行的从业言行;有教无类的职业爱心。却未能联系对外汉语教学,也未能启示对外汉语教学。广西大学刘萍于2014年发表同类文章,详细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概况、《论语》及其教育思想。又从教育目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出发,阐述了《论语》教育思想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然而作者极少从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活动出发,不能充分体现《论语》教育思想对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指导价值。中国计量学院的王姣艳、王欣于2013年发表同类文章,分别从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温故知新三个方面论述了《论语》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但是作者只就教学方法的启示进行阐述,并未涉及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等方面,也没有谈及如何克服教育思想的消极影响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一、研究儒家经典《论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详细分析其教育思想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大量且广泛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例,包括语言要素教学、语言技能教学、言语交际技能教学和相关文化知识等教学实例。

三、研究教学实例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总结规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创新:一、紧密结合教学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当前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二、从教学实例入手,挖掘《论语》教育思想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三、总结教学活动的教学规律。力求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