インターネットにおける匿名制と情報伝達の中日比較     ――中国のWeiboと日本のTwitterを例に开题报告

 2021-08-08 12:08

全文总字数:426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融合已日益紧密,其中一个表现即为网络社交平台逐渐取代传统纸质媒体,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媒介。

但与此同时,网络社交平台因为匿名性的特点,使其传播的信息在真实性、目的性与导向性方面值得探讨。

因此,本论文旨在以中国的微博(新浪微博)与日本的twitter为例,研究中日两国网络平台上的匿名性与信息传播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两国网络社交平台在这一问题上的相似与区别,进而对如何正确看待中日两国网络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及对进一步理解通过网络所折射出的两国当代思想、文化有所帮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部分:国内关于网络舆论及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众多,在参与主体、进行传播的媒介、充当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何威(2009)提出了网众传播的概念,并归纳了其六大特征;李霞(2013)通过对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的互动仪式的分析,提出了微博互动与群体理性的关系;周葆华(2014)立足社会化媒体环境与中国本土情境,探讨了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舆论研究的基本概念、核心议题与创新路径;赵作为(2017)从舆论场域、舆论自净化能力、舆情传播和公共事件传播等方面分析了微博的舆论场;马相龙,卯会(2018)通过分析具体事例,探讨了公众舆论中自媒体媒介审判下受众群体的暗示行为;蔡宁宁(2018)归纳了微博舆论场中站队媒介、站队群体与站队事件的特点,并探讨了站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而在网络匿名的影响方面,黄哲千(2016)通过真实网络匿名环境下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在网络匿名环境下,从众现象依旧存在,社会认同会对个体的从众行为产生严重影响的结论;尤小雅(2018)总结了网络集群行为的内在特征及匿名化下的集群影响。

国外部分:国外也有很多从匿名、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如成田康昭(2009)以新闻网页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差异;安保克也(2009)通过分析法院对网络诽谤罪的判决,分别考察了网络言论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吉次由美(2011)探讨了以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所发挥的作用;折田明子(2013)以日本当代大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探讨了其在sns(社交网络服务)中,用途、交流对象与匿名的关系;笹川乔介,和泉顺子(2013)认为,网络因其自身信息扩散与匿名性的特点,从而导致了诽谤中伤问题的增多与恶化;关和音,高桥光辉(2013)探讨了cgm(消费自主媒体)上信息发布与接收的现状和其对人类主体价值观构筑的影响;石井健一(2016)通过国际比较调查考察了文化对互联网使用的影响。

参考文献:[1]蔡宁宁.微博舆论场中站队现象的特点与成因[j].青年记者,2018(06):34-35.[2]何威. 网众与网众传播[d].清华大学,2009.[3]黄哲千. 网络匿名环境下对从众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4]李霞. 微博仪式互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3.[5]马相龙,卯会.警惕自媒体中媒介审判下的群体暗示行为以红黄蓝事件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09):121-122.[6]尤小雅.关于网络集群行为中的匿名化现象的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6(03):85-87 120.[7]周葆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舆论研究:概念、议题与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14(01):115-122.[8]赵作为.新媒体舆情的生成与传播基于微博、微信舆论场的比较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7,3(17):16-17.[9]安保 克也,インターネット上における名誉毀損[j].国際情報研究,2009, 6 巻, 1 号:39-50[10]石井 健一,インターネット利用と文化 : 国際比較データによる分析[j].メディア情報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2016-03,1卷:1-14[11]折田 明子,日常生活で利用するsnsでみられる名乗りについて[j].研究報告電子化知的財産社会基盤(eip),2013-09-04,2013卷26号:1-6[12]笹川 喬介,和泉 順子,誹謗中傷問題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による影響に関する考察[j].研究報告グループウェアと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gn),2013-09-04,2013卷27号:1-6[13]関 和音,高橋 光輝,デジタ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時代におけるメディアリテラシーと主体的価値観の構築,[j].研究報告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クリエーション(dcc),2013-01-14,2013卷7号:1-8[14]成田 康昭,ニュース接触における情報格差--インターネットニュースサイト利用における熟達度の影響[j].応用社会学研究,51 (51) 2009:1~15[15]吉次 由美,東日本大震災に見る大災害時の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の役割 : ツイッターを中心に[j].放送研究と調査,2011-07,61卷7号:16-2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国内部分:国内关于网络舆论及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众多,在参与主体、进行传播的媒介、充当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何威(2009)提出了网众传播的概念,并归纳了其六大特征;李霞(2013)通过对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的互动仪式的分析,提出了微博互动与群体理性的关系;周葆华(2014)立足社会化媒体环境与中国本土情境,探讨了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舆论研究的基本概念、核心议题与创新路径;赵作为(2017)从舆论场域、舆论自净化能力、舆情传播和公共事件传播等方面分析了微博的舆论场;马相龙,卯会(2018)通过分析具体事例,探讨了公众舆论中自媒体媒介审判下受众群体的暗示行为;蔡宁宁(2018)归纳了微博舆论场中站队媒介、站队群体与站队事件的特点,并探讨了站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而在网络匿名的影响方面,黄哲千(2016)通过真实网络匿名环境下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在网络匿名环境下,从众现象依旧存在,社会认同会对个体的从众行为产生严重影响的结论;尤小雅(2018)总结了网络集群行为的内在特征及匿名化下的集群影响。

国外部分:国外也有很多从匿名、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如成田康昭(2009)以新闻网页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差异;安保克也(2009)通过分析法院对网络诽谤罪的判决,分别考察了网络言论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吉次由美(2011)探讨了以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所发挥的作用;折田明子(2013)以日本当代大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探讨了其在sns(社交网络服务)中,用途、交流对象与匿名的关系;笹川乔介,和泉顺子(2013)认为,网络因其自身信息扩散与匿名性的特点,从而导致了诽谤中伤问题的增多与恶化;关和音,高桥光辉(2013)探讨了cgm(消费自主媒体)上信息发布与接收的现状和其对人类主体价值观构筑的影响;石井健一(2016)通过国际比较调查考察了文化对互联网使用的影响。

参考文献:[1]蔡宁宁.微博舆论场中站队现象的特点与成因[j].青年记者,2018(06):34-35.[2]何威. 网众与网众传播[d].清华大学,2009.[3]黄哲千. 网络匿名环境下对从众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4]李霞. 微博仪式互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3.[5]马相龙,卯会.警惕自媒体中媒介审判下的群体暗示行为以红黄蓝事件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09):121-122.[6]尤小雅.关于网络集群行为中的匿名化现象的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6(03):85-87 120.[7]周葆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舆论研究:概念、议题与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14(01):115-122.[8]赵作为.新媒体舆情的生成与传播基于微博、微信舆论场的比较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7,3(17):16-17.[9]安保 克也,インターネット上における名誉毀損[j].国際情報研究,2009, 6 巻, 1 号:39-50[10]石井 健一,インターネット利用と文化 : 国際比較データによる分析[j].メディア情報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2016-03,1卷:1-14[11]折田 明子,日常生活で利用するsnsでみられる名乗りについて[j].研究報告電子化知的財産社会基盤(eip),2013-09-04,2013卷26号:1-6[12]笹川 喬介,和泉 順子,誹謗中傷問題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による影響に関する考察[j].研究報告グループウェアと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gn),2013-09-04,2013卷27号:1-6[13]関 和音,高橋 光輝,デジタ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時代におけるメディアリテラシーと主体的価値観の構築,[j].研究報告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クリエーション(dcc),2013-01-14,2013卷7号:1-8[14]成田 康昭,ニュース接触における情報格差--インターネットニュースサイト利用における熟達度の影響[j].応用社会学研究,51 (51) 2009:1~15[15]吉次 由美,東日本大震災に見る大災害時の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の役割 : ツイッターを中心に[j].放送研究と調査,2011-07,61卷7号:16-23本研究尝试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和比较研究,以中国的weibo(新浪微博)与日本的twitter为例,研究中日两国网络平台上的匿名性与信息传播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两国网络社交平台在这一问题上的相似与区别,并浅析通过网络所折射出的两国当代思想与文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将中日两国的网络平台微博(新浪微博)和Twitter进行对比。

在研究内容上,将中日网络平台的匿名性与信息传播相联系并进行分析与比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