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制造商回收决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2-06-01 21:58:4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为社会文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能源的革新也代表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标志,传统化石能源让人类步入了工业时代的发展史,给人类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进步机会。但随之而来的是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伴随着能源消耗而来的一系列环境生态上的问题。现如今的社会依然离不开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储备日益下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0至2017年来全球对于石油与天然气的使用也导致了甲烷气体排放量从63吨上涨到79吨,对于解决能源消耗和代替传统能源的问题已然迫在眉睫,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寻找低碳、清洁、绿色的新型可替代能源是人们的必由之路,各个国家对于的新能源的技术与发展都在各尽所能的进行着,新能源的到来势必能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生态问题。现阶段比较普遍的清洁能源主要是一些自然清洁能源,水力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蓄电等都是清洁能源目前较为主流的产生方式,这些依靠环境自然产生的电能需要依靠成熟的能源储备设施来实现能源的存储。其中电池作为一种将化学能与电能互相转化的装置,对于新能源的存储占到了很大部分的比重。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广泛使用,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21年1-2月,全国电池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产量29.5亿只,同比增长108.0%;铅蓄电池产量4084.9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88.7%;原电池及原电池组(非扣式)产量61.5亿只,同比增长54.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主要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模型假设法的研究方法,在参考有关论文和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模型假设法,在对基础模型的计算分析基础上,进行模型的转变,从而对以汽车生产企业、4s店 /经销商、第三方为回收主体的回收定价、回收数量以及成本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决策情形式下哪种回收渠道最优。

3.1 文献研究法。通过去学校图书馆搜集与论文主题相关的理论书籍。在知网、维普教育等相关文献网站查阅有关参考文献,了解闭环供应链的基础理论知识,逆向供应链的构建理论,以及闭环供应链模式下各种废弃产品回收模式,包括单渠道回收模式、混合回收模式、竞争视角下的双回收模式、“互联网 回收模式,了解博弈论数学模型的构造及应用等,对于本篇论文的理论研究有很大帮助。

3.2 模型假设法。构建闭环供应链下汽车生产企业、4s店 /经销商、第三方组成的单渠道回收模型,闭环供应链下各回收主体的需求量、回收价格、回收损失率、生产成本等做一个完整的字母或公式假设,求解各回收主体在不同情形下的回收价格、回收数量以及成本值,并找出在任一情况下在何种时候如何做才能成本最低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杨耀坤,张博,梁韵琳,卢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政策和技术现状分析[J].汽车与配件,2021(01):50-51.

[2]穆东,杨健,李欣.闭环供应链企业合作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与再利用的影响[J].供应链管理,2021,2(01):54-67.

[3]王建海,连鑫,宋瑞.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浅析[J].时代汽车,2020(24):106-108.

[4]谢隽阳,乐为,郭本海.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帕累托均衡[J/OL].中国管理科学:1-12[2021-03-03].https://doi.org/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0.0956.

[5]刘娟,兰建义.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研究及发展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20(28):60-63.

[6]王元荪.专利名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分类装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0,13(09):45.

[7]王元荪.专利名称: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0,13(09):45.

[8]刘娟,兰建义.基于MOP模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网点选址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0,20(09):185-190.

[9]邱泽国,郑艺,徐耀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回收补贴策略——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J].商业研究,2020(08):28-36.

[10]李克卿,陆文星,梁昌勇.管理视角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顾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05):173-177.

[11]方奕.新能源汽车电池逆向物流现存问题及模式研究[J].中国储运,2020(01):116-117.

[12]张薄妮,管奕欣,李昱璇.基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现状的问题分析及发展建议[J].时代汽车,2019(17):71-72.

[13]张超,廖青云,路璐,费鹏飞.锂电池回收产业发展报告[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03):36-45.

[14]王斑.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物流科技,2019,42(02):72-75.

[15]赵世佳,徐楠,乔英俊,杨波.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建议[J].中国工程科学,2018,20(01):144-148.

[16]黎宇科,周玮,黄永和.建立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设想[J].资源再生,2012(01):28-30.

[17]公彦德,李帮义.三级CLSC物流外包与废品回收的临界条件整合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0,24(02):124-129.

[18] [18]Zhao Q, Hu L, Li W, Liu C, Jiang M, Shi J. 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of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From New Energy Vehicles. Front Chem. 2020 Oct29;8:807. doi: 10.3389/fchem.2020.00807. PMID: 33195029; PMCID: PMC7658582.

[19] [19]Fan E, Li L, Wang Z, Lin J, Huang Y, Yao Y, Chen R, Wu F. SustainableRecycling Technology for Li-Ion Batteries and Beyond: Challenges and FutureProspects. Chem Rev. 2020 Jul 22;120(14):7020-7063. doi:10.1021/acs.chemrev.9b00535. Epub 2020 Jan 28. PMID: 3199018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6.12022年2月17日—2022年2月28日 资料收集与下载,完成与提交任务书

6.22022年3月2日—2022年3月27日 前期研究,完成开题报告

6.32022年3月30日—2022年4月2日 提交开题报告,在系统中提交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