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迹追踪技术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19 19:29:53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国外对食品追溯体系的研究较多,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了农产品追溯系统,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虽开始得比较晚,但也在积极探索农产品追溯系统建设道路,在追溯理念、追溯系统设计、追溯主体、轨迹追踪技术、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1.追溯系统相关研究

Golan(2004)等学者提出,食品可追溯体系包括三个维度: 宽度(Breadth)、深度(Depth) 和精确度(Precision),其中,宽度指的是可追溯体系所包含的信息范围,深度指的是向前或者是向后追溯信息的距离,精准度指的是确定问题来源或者产品特性的能力[1]。Bosona和Gebresenbet(2013)总结了关于食品可追溯性问题的文献综述,讨论了食品可追溯性系统的定义、驱动力、障碍、效益、可追溯技术、改进和性能[2]。HongwuBaiab(2017)等人认为可追溯性系统中至少有三个基本组件:标识,数据库和信息流。识别方法,包括动物识别和产品压痕,通常需要低成本,因为它们长期使用并且数量很多。数据库需要是可扩展的和分布式的,随着海量数据的增加。信息流需要复杂而严格的传输,直接影响可追溯系统的准确性[3]

余珊惠子(2019)认为,可追溯应该包括两个内容,即“追踪”与“溯源”。追踪与溯源是两个相反的方向,追踪是指按食品的流通流程追向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和每个流通主体,而溯源是指对出现问题的食品,从反向来溯源其发生问题的责任主体以及发生问题的具体环节[4]。李佳洁(2018)等提到,当前,我国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仍需行政机关、科技行业、食品产业领域等来自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完善并加快建设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5]

2.追溯主体相关研究

Jin和Zhou(2014)通过检查自2006年在线调查以来6243名日本消费者的全国代表性样本,研究了消费者对通过食品可追溯系统提供的信息的兴趣。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受过更多教育的女性更渴望获得与新鲜产品相关的更具体的信息[6]。Hobbs(2005)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的支付意愿主要受食品标签所包含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收入水平、对食品安全性的认知、消费价格和自身收入等方面的影响[7]。徐姝等(2019)通过构建消费者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接受意愿的理论模型,探究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障碍性和健康意识对消费者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接受态度的影响[8]

Schulz(2010)等的研究表明,政府的支持措施和惩罚手段极大地影响了美国母牛生产者投资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意愿与行为[9]。胡云锋等(2018)学者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提出建立和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首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公共安全的问题;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起着关键作用[10]

3.构建追溯系统相关研究

Liu和Gao(2018)应用模型驱动的业务转型(MDBT)来审查和分析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物流管理。MDBT既是一种业务转型方法,也是一套创新技术,可以通过编排工作流工具和人类活动来实现业务战略[11]。Kim(2016)等人通过将感知信息添加到个人的行为意图中来应用TAM,以将QR码用于食品可追溯系统; 并确定食物参与对感知信息和感知有用性之间关系的影响[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