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基金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19 19:39:09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并购基金与其他类型投资的不同表现在,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创业型企业,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是成熟企业;其他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控制权无兴趣,而并购基金意在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并购基金经常出现在MBO和MBI中。并购基金也是企业实现转型,吸纳外部资金的重要力量。

梳理国内学者对并购基金的研究,可以看到主要集中在对成功案例的探讨与分析、以及对并购基金运作与价值创造等上。以庞加任为首的学者们(2018)充分搜集了今年来成立的并购基金数据,发现就数量和规模而言,并购基金在金融市场上已不容小觑,对其中“PE 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并购基金的分析里发现,营收好、现金充裕、股东股权比例平衡的大公司更容易与PE联合成立并购基金;在成立并购基金后,短期市场效应显著为正,长期显著为负,绝大部分并购基金此后并未有实际行动;庞加任等认为并购基金的资金结构和设计缺陷是长期市场不看好的深层原因。而陈颖(2018)则从退出方式、融资渠道、财务风险、委托代理风险四方面提出并购基金目前存在的缺陷,并据此结合政策与国情提出了建议。朱艳春(2018)和邓楚(2018)两人分别就国有煤炭企业和宁波上市公司设立的并购基金案例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管理建议,美中不足的是均未对并购基金之后的并购绩效进行详细研究,且国有煤炭企业成立的并购基金尚未进行过投资活动。因此本文认为上面提到的并购基金的表现还有待更加长期的观察。张栩(2019)从并购基金的设计与财务优化两方面展开,对庞加任等学者的研究有一定的补充作用。王永妍等人(2018)用事件研究法对2011至2016年上市公司成立的并购基金研究,得出并购基金规模越大、上市公司在并购基金中出资比例越高以及并购类型为相关型并购时,并购基金设立的短期市场反应越强的结果。

综上而言,国内学者们对并购基金的研究时间上起步较晚,具权威性的论文大体是2018年才开始发表,而并购基金在国内本身发展时间也不长,因而无论从市场环境还是并购基金的运作上都有尚不成熟的理由,据此国内学者们对并购基金的研究还尚不十分完整充分,在许多方面还可以有许多深入研究的地方。在对并购基金的案例研究中,主要集中在“PE 上市公司”的案例上,普遍发现数据较少而导致的说服力还可进一步提高的情况。庞加任等学者的论文数据详实,理论内容丰富,基本包含了“PE 上市公司”的成立情况与发展状况,对本论文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庞家任,周桦,王玮.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影响因素及财富效应研究[J].金融研究,2018(02):153-171.

[2]陈颖.国内并购基金的发展形势及对策研究[D].现代管理科学.2018

[3]朱艳春.国有煤炭企业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发展新兴产业的探讨[J].煤炭科技,2018(03):139-142.

[4]邓楚.关于设立宁波产业并购母基金的对策研究[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8(09):23-25 41.

[5]张栩.并购基金设计策略与并购方财务优化[J].技术与市场,2019,26(03):2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