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梵像》,综述:《梵像》创作综述文献综述

 2023-11-21 09:11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油画传入中国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在几代画家的努力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西方的油画在中国经历了从过去的学习模仿到今天的融合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引人关注的是有许多的画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力图将东方的精神操合进西方的表现形式,以期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油画语言。其实,在西方油画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一直有大批艺术家想将它纳人中国文化的努力,减弱西方油画对现实的模仿功能来突出它的艺术性。一些独辟蹊径的中国艺术家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注人油画的尝试。

西方油画是随传教士的文化传教活动传人中国的,油画传人中国的时期最早璋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1579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经澳门转人广东肇庆时,带来了一批圣像油画,这也是有史记载的西方油画首次进人中国。明末清初更多的有绘画才能的西方传教士陆续进人中国,如利玛窦、郎世宁、王致诚,蒋友仁、艾启蒙、潘廷等,将油画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明代油画的发展已出现中西绘画融合的倾向,一些用油画颜料绘制的肖像如在澳门发现的(明代武将像》,画家就以中国式的线条勾勒外形。现遗存的明末期间绘制的澳门圣母雪地殿小教堂天主教圣经故事壁画,也用中国画勾线技法加以描绘。这些尝试了中西交融的绘画,既有西方油画材质美感,又颇具中国画人物写意神韵。可见西方的油画在传人中国之初就有中西结合的努力,同时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审美观改造西方油画的开始。而供奉于清朝宫廷的郎世宁等外国画家,则将西方绘画的技法融人中国画之中,创造出了中国画的另一个表现形式。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健陀罗佛教造像艺术在东方的真正发扬为中国画、壁画以及雕塑等,与油画的结合并不多见,参考《中西美术比较十书之中西美术题材比较》,基督教艺术围绕耶稣基督,兼及其母亲、跟随他的使徒。佛教艺术的主体是佛、菩萨、罗汉等各级果位的神。基督和佛的圣像最能代表教义,他们是宗教精神在物质媒介上的体现。当我们在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这样的佛像面前,感觉到的确实是内在的自省与出世的沉静。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我对油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选择这个题材,是希望借助于油画材料与综合材料的结合使用,在厚与薄、干与湿、透明与不透明的材料中体现时间的印痕,试图在流光溢彩的油画中体现出中国传统佛教造像文化的庄严肃穆,同时对自身有所劝喻。

参考文献:

[1]《希腊和印度艺术对云冈石窟的影响》杨俊芳

[2]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M].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恒成编著, 2005

[3]梵像卷(局部)[J]. 美术研究. 1990(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