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番茄又名西红柿,是一种典型的喜温性蔬菜作物。由于它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目前已成为蔬菜栽培中的主要栽培品种。然而各种病害的流行危害和逆境条件的制约都成为限制番茄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近几年番茄青枯病等各种病害的流行发生,造成番茄严重减产[1]。
番茄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在作物生产中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2]。青枯雷尔氏菌宿主范围广,能够侵染包括番茄、马铃薯和香蕉等主要农作物在内的超过200种植物,其通过植株伤口或根尖裂缝进入植株后定殖于皮层组织,入侵维管束,阻碍水分的运输,导致植株枯萎并最终死亡[3]。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该病已造成多种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特别是对于茄科作物番茄的危害尤为严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该病是限制番茄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4], 番茄青枯病病原菌寄主覆盖范围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繁殖速度快、生命力强,以及设施环境温度高、湿度大、连作次数多、土壤酸化、氮肥施用过多等因素给防病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5]。
目前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已经提出多种措施来防治番茄青枯病,其中常用方法有轮作、嫁接、选育抗病品种、化学药剂、有机质肥等。上述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6-8],如选育抗病品种,因为青枯菌遗传多样性丰富,抗病品种不能完全抵抗青枯菌,同时许多作物在获得青枯病抗性的同时会对产量及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多数抗病品种并不能被市场所接受;化学药剂由于可收到立竿见影的预期效果在土传病害的防治上被广泛使用,但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如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次要病害猖獗、药剂残留造成水源土壤的污染、引起人畜中毒、抗性丧失等问题[9]。因此,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生物防治方法成为土传病害防治的首选措施。生物防治是环境友好的防治方法,并有修复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极具开发潜力,是当今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通过对假单胞菌室内和温室抗病的实验研究,揭示铁载体在根际细菌抵御土传病原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探究影响土传病原菌入侵的生物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4. 研究创新点
从铁载体的视角去探究假单胞菌防控土传青枯病的作用,从效果和机制两方面解析铁载体介导假单胞菌防控土传青枯病。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20.3-2020.4 进行培养实验,分别在室内和温室进行。在室内,在限铁和富铁培养基上分别培养四株假单胞菌,测定各假单胞菌株铁载体产量。培养假单胞菌株和青枯菌株,观察假单胞菌株在不同环境下对青枯菌生长的影响。在温室,培养番茄幼苗接种不同的假单胞菌和青枯菌,观察番茄植株生长状况。
2020.4-2020.5 进行测量分析,测定番茄根际土壤中青枯菌的数量,分析在铁载体介导下假单胞菌防控土传番茄青枯病的效果。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