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复合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1-08-14 02:08: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的发展尤其迅速,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人类社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但早期的机器零件简单而且比较容易损坏,这也就造成了设备需要经常维修甚至而且零件需要经常更换,这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于是人们便要追求强度、韧性等综合力学性能更好的零件来弥补机器生产的不足。

随着焊接技术的快速发展,零件的质量以及合格率也是大大提高,但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追求的东西变得更高(探索太空)、更深(探索深海)、更快(航空领域),行业的标准也就变得更为严厉。为了使得零件能够满足这些要求,除了选择恰当的焊接方法以及焊接参数,焊后的热处理以及表面工程技术就显得尤重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机械零件的失效大都发生在零部件表面,堆焊技术是表面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堆焊可使零件表面提高耐磨、耐热、耐蚀等性能。本课题采用手工电弧焊,在碳钢表面制备复合堆焊层,并对复合堆焊层的组织和性能研究,为提高堆焊层性能提供参考意见。设计(论文)主要内容有:

1、文献调研,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2、制定焊接工艺参数,在碳钢表面制备复合堆焊层;

3、对复合堆焊层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

4、对复合堆焊层进行焊后热处理,并对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分析焊后热处理对复合耐磨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分析总结数据,撰写毕业论文。

(二)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

1、实验准备:查阅文献资料,熟悉实验内容,包括焊条选用、焊接工艺参数设计、焊后热处理工艺的制定;焊接设备的调试等。

2、焊接试验:对钢板进行下料,切割成200mm×100mm×10mm的小钢板试样,对小钢板试样进行打磨,除锈、去油;取三组直径为5mm的D707焊条烘干,分别用手工电弧焊的方法在三组钢板上施焊,直流反接,焊接电压220V,焊接电流在180-230A左右,焊接速度36cm/min。

D707焊条堆焊金属化学成分(%)

C

W

Mn

Si

Fe

1.5-3.0

40.0-50.0

≤2.0

≤4

余量

3、热处理前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观察焊接试样,在焊缝成型良好的地方以及焊缝成型较差的地方各截取一段小试样,尺寸为20mm×20mm×10mm,打上钢印,在砂轮机上倒棱角,然后研磨、抛光、腐蚀,制成六块金相试样。六块金相试样分别放在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金相观察,拍摄记录下各试样的的显微组织照片。用显微硬度计上测出母材、过渡层和堆焊层的显微硬度并且记录数据。

4、焊后热处理:将观察完的金相试样,选取三块,分别进行850℃正火、850℃淬火 200℃回火和850℃淬火 550℃回火。

5、热处理后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用酒精清洗经过热处理后的试样,经研磨、抛光、腐蚀,获得新的金相试样,将三块金相试样分别放在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拍摄记录下各试样的的显微组织照片。用显微硬度计上测出热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硬度并且记录数据。比较热处理前后样品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变化,分析焊后热处理对样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查阅资料分析原因,得出实验结论。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要的原料、仪器和设备。确定技术方案,并完成开题报告。

第4-5周:碳钢表面施焊,制备复合堆焊层。

第6-7周:制备金相样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刘会杰.焊接冶金与焊接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李亚江.焊接材料的选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杜学铭,施雨湘,李爱农.碳化钨复合耐磨堆焊层泥沙磨损性能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6(2):161-16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