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修复责任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适用与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1:08

全文总字数:112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环境公益诉讼中有关修复性责任的问题其目的是通过责令造成环境损害的责任人以承担修复性责任的方式,要求其采取环境综合整治措施恢复受到损害的环境的功能和价值。近十年来随着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刑事案件的增多,环境修复性责任这一法律救济形式才进入法院司法裁判的范畴。通过对近年来涉及环境修复的司法判例的考察,分析法院关于环境修复救济措施的探索对于丰富环境司法实践、完善环境损害救济的积极意义。但是当下司法做出的环境修复决定也存在着法律依据欠准确,标准不统一,责任方式、修复目标和方案缺乏指引等问题,为了改进环境修复的法律实践,必须完善环境修复性责任承担方式的相应立法、标准、程序和协调机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详见文献综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了解和掌握环境修复责任理论、明确理论争议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涉及环境修复或恢复原状的法院判决,分析双方的争议焦点与存在问题,为环境修复责任的适用条件、实现方式等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阅览已有的相关研究内容-收集相应司法实践案例-将案例与理论相结合,进行客观的对比分析-立足社会实际,从实践中环境修复的目标的确定以及确定方式、环境修复责任方式对于大力推进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的意义、在实践中应当如何判定代履行是否实用、政府机构在验收代履行成果时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如何厘清政府主导环境修复工作与污染者或潜在责任人对生态损害的修复责任承担的关系等问题出发,结合已有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提出相应的理论建议。

4. 研究创新点

就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分环境修复责任在法律与实践中有关环境修复目标的差异以及通过参考世界各国真的环境修复的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对具体规则上的环境修复目标进行确认,也有学者通过对近年来涉及环境修复的司法判例的考察,提出法院关于环境修复救济措施的探索,但是依旧缺乏从实践中环境修复的目标的确定以及确定方式、环境修复责任方式对于大力推进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

此外就研究方法而言,现有文献普遍采用理论层面的逻辑推演,而通过实例分析的文献大多选择实地调查、访谈问卷等方式获取数据制作图表。这些研究多以个案纠纷为切入点单独分析案例,缺乏横向对比和分析,通过大量司法判决统计整理的方法仍不太多见,事实上对法院相应审判结果的分类总结梳理较少,对这使得该选题仍有一定研究价值。

笔者将采用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方法,综合现有理论观点与分析立法现状,并收集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判决,样本以以下问题为主:通过大量司法判决的统计整理使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更直观有说服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结合已有理论成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