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边界开题报告

 2021-08-14 02:14: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历史上,不仅世界三大宗教先后传入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宗教传入中国,如摩尼教等,在本土还产生了自己独有的宗教——道教。目前,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等五种宗教,约有一亿多信教群众,有30多万宗教教职人员,3000多个宗教团体,10多万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团体还办有74所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教作为人们表明一种对于终极意义和生活目的的集体关怀——它是对于超验价值的共同直觉和献身,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宗教比以往更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而,如何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新世纪的宗教问题,深入认识宗教自身发展规律,做好宗教工作,将是未来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方面,本选题力求研究宗教信仰自由的界定与宗教信仰自由的边界问题,结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现状以及《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提出笔者的理论观点,为日后完善宗教信仰自由的相关立法提供理论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对当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梳理,深入研究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立法中尚存的问题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的边界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与建议,为我国完善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制度、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提供参考与借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一阶段(2015-12-22~2016-01-23):选题定题;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答辩;

第二阶段(2016-03-03~2016-03-15):开题报告修改、定稿并上传;

第三阶段(2016-03-16~2016-05-10):撰写论文,并定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陈云东.树立法治信仰建设法治中国[j].学术探索.2015(06)

[2]龚子秋.大学校园中宗教现象的法律分析[j].江海学刊.2012(04)

[3]陈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以与我国宗教信仰政策的冲突为视角[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