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视野下的农民工迁徙自由权开题报告

 2021-08-14 02:3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理论意义

迁徙行为产生之初是为了规避灾害,寻求更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达到自我存续的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保障以后,怎样更好地实现自我,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人类的迁徙行为的目的开始发生变化,无论迁徙行为是出于生存目的或是为了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这都是一种出于本性的趋利避害倾向。实现迁徙自由权是符合人的本性的要求。

农民工迁徙自由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与现实基础,中国所施行的严格户籍制度,结合中国复杂的经济发展状况使得农民工权益问题越发地尖锐,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施行二元制户籍管理、并将大量的权利义务依附于户籍身份之上的国家,农民工迁徙自由权的问题就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来撰写:

第一章 主要介绍迁徙自由权,包括其概念、研究基础以及理论发展;

第二章 主要阐述农民工迁徙自由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实状况,分析有效解决农民工迁徙自由问题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一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1月):选题定题;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答辩;

第二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开题报告修改、定稿并上传;

第三阶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撰写论文,并定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刘国新 刘瑜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户籍制度的绩效评价与改革创新》 学术交流 2014年5月 总第242期

2、肖云 林子琪 《农民工城市化影响因素及公共政策》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4月第29卷第4期

3、,唐艳秋 《论农民工群体迁徙自由权的立法保护》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