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开题报告

 2021-08-14 02:41: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一、目的及意义

交通事故发生后,主要涉及到人身、财产的损害赔偿问题,因此,厘清交通事故双方的责任大小、赔偿比例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由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民事审判中确定当事人各方责任大小和赔偿比例的重要依据,在诉讼中当事人常常据此主张民事赔偿,是处理交通侵权案件的重要依据。但在理论上对于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及效力存在不同观点,在实务中,其运用方式对于胜诉的影响又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研究交通事故认定书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以及在现有诉讼实践中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运用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运用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影响,进而探讨比较合理的运用规则或方式。

在民事诉讼实践中,无论是以前使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者目前使用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常常被错误地作为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大小和赔偿比例的唯一或决定性依据。然而,在民事诉讼中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结论过于依赖,往往会因为认定书本身的瑕疵而给当事人的合法权利造成损害,并且由于交通事故认定书本身的特殊属性,这种损害往往缺乏救济途径。因此,探讨在民事诉讼中如何正确运用交通事故认定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基本内容:

本文将从四个部分研究交通事故认定书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第一部分为“交通事故认定书”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两个概念的辨析,第二部分研究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第三部分举例分析实践中交通事故认定书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第四部分探究应如何正确运用交通事故认定书。在第一部分,本文将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两种命名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使用“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解开一直以来实践中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称呼并将两者混为一谈的误区,为后面的分析奠定一个真实的、科学的概念基础。在第二部分,本文将讨论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依据证据规则中的相关理论,分析不同学者对于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据属性的认知,从而认定一个与本文研究方向相符的证据属性,为后面分析民事实践中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运用奠定基础。在第三部分,本文将举例分析在民事诉讼中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运用,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依据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通过分析两个以上实际案例中律师运用交通事故认定书进行诉讼的不同方式以及最终达到的效果,并将其优缺点进行对比。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将讨论如何在民事诉讼中正确运用交通事故认定书,通过回顾第三部分的案例以及分析,尝试找出最为适宜的对于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运用规则或方式,并分析此种运用方式的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达到本文的最终研究目的。

研究目标:从交通事故认定书本身的性质出发,研究其证据属性和证据效力,通过对现有运用方式的分析、对比,探讨在民事诉讼中应如何合理运用交通事故认定书,避免误用、滥用导致的对当事人权利的侵害,从而有利于交通事故民事纠纷的处理和当事人权利的保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进度安排:

教师选题申报截止日期:2015-12-25

学生选题截止日期:2016-01-05

开题报告截止日期:2016-03-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杨立新. 侵权法论[m]. 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

[2]陈光中. 证据法学[m]. 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3][美]罗纳德.j.艾伦. 艾伦教授论证据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