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的法律思考开题报告

 2021-11-15 21:33:4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目的及意义

2013年的《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展现了一种高福利状态,其中对符合条件的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关照可谓面面俱到,不论是机构托养、居家托养还是对服务托养的评估,都包括了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运动功能训练、职业康复和劳动技能训练, 就算要把这些规定直接移植到社会福利更高的发达国家,也不见得一定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充满了人文关怀,符合2013年法规制定者对未来社会状况的期待,立法者制定法,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适应社会需要,但对于我国起步晚、还处在摸索阶段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来说,这项规范的实施难免显得有些困难,守法方面,则有认识不足、渠道不畅等问题。到了2020年,残疾人托养服务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政策导向逐渐明确,残疾人的托养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这都在要求我国残疾人托养服务进一步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基本内容:

一、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的基本概念

(一)残疾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020.01.13-03.06,开题报告撰写、修改、提交给指导老师;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2020.03.07-03.25,分小组开题答辩,开题报告修改、定稿并提交; 3.2020.03.26 -05.25,论文撰写,完成三次阶段性成果报告,与指导老师互动,修改论文; 4.2020.05.30前,正式提交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5.2020.06.08前,毕业论文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残疾人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困境及对策建议——以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为例 刘强 《劳动保障世界》 2020年02期

2.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意涵、建构挑战及政策选择 徐宏、任涛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02期

3.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的路径研究 万荣宝 《苏州大学》2012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