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志愿者培训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开题报告

 2021-08-14 05: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国内学术界关于志愿者的定义大多是引用丁元竹教授在《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一书中界定的:志愿者是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或者说是不为报酬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在我国,志愿者一词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是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却源远流长。诸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德者事业之基、 义米、义舍等体现社会成员间互助、友爱精神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志愿服务精神影响深远。中国的志愿服务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中国曾派遣大量志愿人员到亚非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援助;1994年12月5日中国志愿者协会成立;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达到170万人,创历届奥运会人数之最,以及当年的5.12 汶川大地震和南方大雪灾事件一并将我国的志愿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峰,2008年也因此被媒体评为中国志愿者元年;2014年南京青年奥运会志愿者超过102万人,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30多年来中国志愿者日渐高涨的公益积极性和志愿活动取得的巨大成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研究问题:目前我国内地志愿者培训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培训课程、制度规范等方面);结合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志愿者培训体系的建议。

研究手段: 1.文献研究法:通过在图书馆查阅大量关于中外志愿组织、非营利组织方面的书籍,对重要的理论知识加以总结引用,并且对从网上、期刊上搜集的相关资料文献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志愿者培训体系的现状及研究的意义,提出解决方案。 2.比较研究法:对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志愿者培训体系的特点进行概述,并通过比较总结出值得我国内地志愿者培训体系借鉴的宝贵经验成果。 3.调查研究法: 结合以往自己在学校志愿组织的所见所闻、感受,对志愿者培训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