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NJ-35株luxS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开题报告

 2022-02-08 20:08:5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ah)是重要的水生病原菌,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

该菌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毒力因子密切相关,已知毒力因子有胞外酶、溶血素、肠毒素以及粘附素如菌毛和表面蛋白s层等[1]。

这些毒力因子相互协同作用于机体,发挥毒性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目标:构建嗜水气单胞菌nj-35株luxs基因的缺失株与互补株,对nj-35野生株、缺失株及互补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探索luxs基因缺失对密度感应系统、crispr-cas系统调控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打下基础。

2.2研究内容:2.2.1 构建嗜水气单胞菌nj-35株luxs基因缺失株2.2.2 构建嗜水气单胞菌nj-35株luxs基因互补株2.2.3 嗜水气单胞菌nj-35株luxs基因缺失株及互补株生物学特性分析及比较。

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索嗜水气单胞菌nj-35株luxs基因缺失后对密度感应系统的影响以及对crispr-cas系统的调控,为探究嗜水气单胞菌nj-35的致病机理打下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1 构建嗜水气单胞菌nj-35株luxs基因缺失株(1)以菌株nj-35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扩增目的基因的上游和下游同源臂序列,然后通过重叠融合pcr将上下游序列融合成一个片段。

(2)通过常规的酶切、连接、转化及pcr鉴定,将融合片段连接到质粒pyak1上。

(3)以含有基因敲除质粒的大肠杆菌sm10为供体菌,以嗜水气单胞菌nj-35为受体菌,进行细菌的接合,筛选出单交换菌株,鉴定后进行第二次同源重组,筛选出基因缺失株。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研究基因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缺失,AI-2作为一种通用信号分子的假说提出以后,许多科研工作者构建了luxS基因的缺失株,以期发现luxS/ AI-2对细菌毒力的调控机理,进而针对该系统研制广谱抗细菌药物。

而AI-1对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的调控已经有报道,而对于LuxS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中的功能,以及它在QS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还知之甚少,所以本课题具有一定特色。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5.1研究计划2017年9月-2017年11月,通过pcr及常规的酶切、连接、转化及pcr鉴定、接合等手段,得到嗜水气单胞菌nj-35株luxs基因的缺失株及互补株。

2017年12月-2018年1月,检测嗜水气单胞菌nj-35野生株、luxs基因缺失株及互补株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曲线、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检测qs系统基因的表达。

5.2 预期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毒力基因从嗜水气单胞菌中筛选出来,研究后发现,许多毒力基因与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性相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