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米、精面和杂粮对肥胖小鼠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8-08 09:29: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荞、苦荞)、燕麦、大麦、薏仁以及菜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黑豆等。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精米是精磨后的精白大米,去掉了糠皮和糊粉层。相对与普通大米,“精米”含糠更少,含其他杂质也更少,(高精度大米)的外观亮度更高,制成的米饭更白,口感一般好于普通大米。精面是精米加工后的面食。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贮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 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基础提高,服务行业的发展,更多的食物都会经过精细加工处理,让我们吃得更方便更卫生,包括我们日常的杂粮主食,现在由于高度加工处理成了精密精面等,损失了很多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成分,使我们吃的主食中多了更多淀粉、碳水化合物,而少了矿物质、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饮食因素成为诱发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杂粮和精米精面对肥胖的影响,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建立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的杂粮和精米精面喂养小鼠,喂养期间每周测定体重一次,2个月后测定空腹血糖(fbg)一次(尾部取血)。

将小鼠处死,眼眶取血,收集肝、脾、肾、附睾脂肪组织、肾旁脂肪组织,称重;收集小肠、盲肠及结肠。制作肝脏及附睾脂肪组织切片,利用oil red o(油红o)染色,观察组织及脂肪细胞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谷物摄入量减少且从粗粮向精米精面转变,脂肪和蛋类制品的消费大幅增加,脂肪供能比明显上升[1]。2006-2015年,居民膳食结构逐渐由低脂膳食向高脂膳食转变,至2011年底,居民谷物供能占总能量的比高,因此,科学积极的饮食干预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2000多年前,我国先人智者已经总结出“五谷为养,五谷养其病”,表明了五谷杂粮对人体健康及疾病的作用,现代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人群膳食干预表明,杂粮食品对缓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如粗杂粮干预有助于控制血压、降低血糖、改善血脂。姜明霞等[2]通过对筛查出的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人群进行一年的干预后发现,干预组超重/肥胖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的患病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自身比较相关指标也明显下降。郭延波等[3]研究发现,复配式粗杂粮可以激活 pparγ,促进脂肪细胞lpl和hl活性逐步恢复,使血脂水平下降,同时抑制和减少il-6、tnf-α及crp的产生,炎症反应减轻,脂代谢紊乱得到改善。曾珊等[4]在控制总热能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杂粮摄入量,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可使大部分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孕期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因此,杂粮制品对于调整人体的糖脂代谢具有很好的功效,对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改善作用。2014年刘洋等为了观察谷豆复合物、谷豆复合膳食纤维和全谷物玉米膳食纤维(df)对脂代谢紊乱大鼠血脂及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 活性,及其对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 mrna表达的影响。将5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谷豆复合物组、谷豆复合df组和玉米df组;以相应的饲料连续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 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fas等指标,测定各组大鼠肝脏srebp-1c mrna的表达。最终得到谷豆复合膳食纤维可改善脂代谢紊乱大鼠的血脂水平,降低fas活性及srebp-1c的表达水平的结论[5]

kiran deep kaur 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对杂粮中的大麦、燕麦、玉米的重要性进行了评述[8];和一般粮食及水果相比,粗粮富含鞣酸、石碳酸和花青素等物质,同时拥有较高的抗氧化性,因此,一些流行性病学研究显示,粗粮可以有效降低诸如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各种肠道紊乱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一项针对5 000名个体的研究显示,高纤维食品摄入量与低的体重指数(bmi)密切相关[9]; 谷物纤维摄入量越高, 患糖尿病的风险越低[10]; 燕麦纤维可以非常有效地预防结肠癌;另据报道,高粱的消费量与食道癌的低发病率相关,这个结论在非洲、俄罗斯、印度、中国和伊朗的部分地区都得到了印证[11];粗粮的抗氧化性和低胆固醇特性大大降低了人们患心血管病和冠心病的风险。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月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指出,用粗粮代替细粮有助于消耗热量,原因是杂粮会加速新陈代谢,从而在消化时降低体内保存的热量。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测量了81名研究对象的体重、代谢率、血糖、大便热量和饥饿度等。研究成果显示,与吃细粮的参与者相比,吃粗粮的参与者由于大肠蠕动更快,代谢率提高,每天额外消耗100卡路里的热量。研究人员susan roberts还指出,粗粮有助于降低热量的原因是,在摄入此类食物时,与超重和肥胖症有关的各种肠道微生物在参与代谢的过程中变成了一种更有利的因素[6]

有关杂粮的研究,国内主要从粮食安全的视角出发,考虑如何尽可能多地增加杂粮产量,研究多从如何改善杂粮生产条件出发,诸如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杂粮育种研发等提高杂粮单产水平,进而提高杂粮品质,增加出口创汇;国外杂粮研究多从健康营养角度出发,侧重于开发杂粮的营养保健功能。由于大部分杂粮均是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元素与各种植物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因此国外研究表明,多吃杂粮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诸如癌症、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国内外研究视角差异主要来源于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当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均生活水平虽然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人均收入水平和健康理念是直接影响大众饮食消费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主导着科学研究的方向[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15-2022/01/01:形成论文全部工作的计划表。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课题的可行性以及意义等必要地准备工作,并形成论述部分的初稿。

2022/01/01-2022/01/05: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2022/01/05-2022/02/28:试验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袁宝君,戴月,罗亚洲,等.江苏地区居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变迁研究[c].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八次学术会议,2012.

[2] 姜明霞,翟成凯,郭宝福,等.社区持续性复合式粗杂粮干预对慢性病的作用.现代预防医学,2007,34(5):906-908.

[3] 郭延波,翟成凯,王艳丽,等.粗杂粮对大鼠脂代谢紊乱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卫生研究,2010,39(2):205-2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