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受教育程度居民就业的性别差异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07 09:15:0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居民就业性别问题逐渐显现。相较之下,女性就业由于性别等原因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考验,已然成为社会问题。中共十八大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之中,十九大也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并把妇女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体现了中国对性别平等的重视,性别平等状况体现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关系到社会与家庭的和谐,也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劳动市场的性别平等是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女性就业率普遍低于男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更加公平的市场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就业质量,消除就业歧视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论文将从教育这一细微的角度出发,研究教育程度对不同性别的居民就业机会、就业行为、工资情况等的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旨在从微观个体层面,细致研究不同教育程度对中国居民的影响,比较同等教育程度的两性之间就业的差异,得出性别歧视现状,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最终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便促进两性就业平等,抑制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歧视,实现就业性别平等。

写作提纲:

一.不同受教育程度居民就业机会性别差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教育理论研究

教育是对就业有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形成人力资本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是否能上升到社会等级制度的顶端( deng amp; treiman,1997) 。学校教育允许个人享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blau 和duncan( 1967) 确认教育对个人的初始及目前职业均有显著的影响,有利于个人效用和满意度的增加。简而言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并改善社会结构。

2.性别差异实证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将注重于讨论不同受教育程度居民个体“进入劳动市场后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找到工作后就业质量如何”的逻辑思路,将其在劳动市场的总体境况分为两大部分:就业机会状况、就业质量状况。然后对每个部分开展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教育程度这一关键因素的影响。此外,对不同性别的受教育居民作比较得出性别差异。通过不同阶段的对比,得出动态变化状况。

5. 参考文献

[1]刘泽云,2008: 《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分析》,《妇女研究论丛》第2期。

[2]刘泽云、赵佳音,2014: 《教育对地区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

[3]董一心. 就业机会与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