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同业业务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1-11-14 09: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

历史长河中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昭示其出现的非偶然性,并将核心问题聚焦到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力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流动性创造问题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有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我国而言,流动性创造同时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货币政策的目的不仅在于调控宏观经济物价稳定,而且通过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来维持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是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新时期的金融监管改革越来越关注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协调的问题。本文即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我国近十年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又进一步探讨数量型、价格型货币政策在同业业务的影响下产生的政策效果,有助于更有效的实施货币政策,提高维持金融稳定的防范风险能力。

1.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近年以来,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以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影子银行体系蓬勃发展。影子银行的主要业务——同业业务由于其资金成本低、期限错配、运行过程隐蔽等特点,容易带来较大的金融市场波动。我国在同业业务的理论研究上仍不够深,也不够广。同业业务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经表明对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其深层次的作用机理仍有待研究。货币政策又因为同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渠道有着非对称影响。本文即通过实证分析,研究货币政策在同业业务的作用下如何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一方面充实我国同业业务的作用机理研究,另一方面为流动性创造的研究中又增添了同业业务这一比较新的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

本作一共分为五个板块,第一部分为引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作概述。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现存的国内外与货币政策、同业业务和流动性创造相关的研究进行概述并作简短的评价,并阐明本文的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包括数据样本的选择和模型的设定。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分析部分,从中国银行业数据库中获取2008-2017近10年以来的32家商业银行基本面数据模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并检验。第五部分将从回归模型中得出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并总结银行流动性创造对货币政策做出的反应的客观规律。为了更好的稳定金融环境,结合本文的结论提出一些宏观审慎政策,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降低银行对同业业务的过度依赖。

2.2研究目标:

本文从同业业务在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的渠道中进行机理分析,随后检验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的异质性影响,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以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在同业业务非对称影响下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结论为监管者进行实时有效的货币政策以调控银行流动性创造、维持金融稳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2.3技术方案及措施:

先通过对货币政策、同业业务和银行流动性创造之间的联系做较为详细的介绍,以及结合近年相关的研究结果,提出同业业务在不同类型货币政策下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会有异质性影响的设想,同时通过收集2008-2017年十年的32家商业银行的基本面数据以进行回归分析,过程将使用经济计量软件(Stata)与丰富的网络数据库。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5-6周: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7-11周:对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完成初稿。

第12-13周: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陈剑和张晓龙,2012,《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第8期,第66-72页。

[2] 胡利琴、陈锐和班若愚,2016,《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发展与风险承担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分析》,《金融研究》第2期,第154-162页。

[3] 黄小英、徐永洪和温丽荣,2016,《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其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基于银行微观数据的gmm实证研究》,《经济学家》第6期,第24-34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