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址簇共存的校园网环境的研究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2-10-14 16:15: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internet基石的tcp/ip协议族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场变革的起因是ipv4协议在面对internet发展时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足,人们为解决这些不足提出用ipv6协议取代ipv4协议。

ipv6具有诸如海量地址、组播、邻居发现、自动配置等许多新特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在ipv6协议得到广泛应用之前,高校校园网必然存在ipv4与 ipv6共存阶段,在此基础上产生了ipv4/v6共存阶段的网络管理问题,不同于纯ipv4或ipv6环境的网络管理,ipv4/v6共存方式下的网络 管理必须解决协议通信等多种问题.网络管理在实施网络设备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将校园网接入用户的管理纳入到工作中,以此保障校园网内用户更高的it服务质量需求.这里需要运用模型对解决ipv4/v6共存阶段网络管理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实践。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转换网关的过渡技术,给出了系统设计的原则、模块划分和工作流程。

并利用现有的网络环境设备实现了ipv6主机的互联ipv4/ipv6过渡技术的实验,验证了ipv4向ipv6网络平稳过渡的可能性,为ipv6校园网络的架设做技术储备及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2.1 校园网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

首先,校园网应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这就要求:校园网是一个宽带 、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综合双栈策略;隧道技术;TB(Tunnel Broker,隧道代理;双栈转换机制(DSTM);协议转换技术;SOCKS64;传输层中继(Transport Relay);应用层代理网关(ALG)等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取长补短,同时,兼顾各运营商具体的网络设施情况,并考虑成本的因素,为运营商设计一套适合于他自己发展的平滑过渡解决方案。

5. 工作计划

1-4周:理解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课题背景、工作内容及要求等,完成开题报告;5-10周:进行网络需求分析、功能模块设计,进行学期检查;11-14周:完成网络系统的核心架构,中期检查;15-16周:完成外文翻译;17-21周:完成网络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实现,开始撰写论文;22-25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准备答辩;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