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紫外LED光偏振测量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14 02:28: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基于三族氮化物材料的紫色发光二极管在照明、杀菌、医疗、印刷、生化检测、高密度的信息储存和保密通讯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以algan材料为有源区的深紫外led的发光波长能够覆盖210-365nm的紫外波段,是实现该波段深紫外led器件产品的理想材料,具有其它传统紫外光源无法比拟的优势。

近些年来紫外led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的十多年内,氮化物uv led取得了十足的发展,发光波长为400nm-210nm的氮化物uvled先后被先发出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基本内容 ① 对于国内外深紫外LED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解,并理解深紫外LED的生产过程,制备工艺,尤其是深紫外偏振光的测量。 ②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由学生动手进行试验平台(包含测试平台)组装和调试。并完成对实验平台输出的深紫外偏振光进行测量,可使用开源硬件(Arduino)或嵌入式(MCS-51)的控制单元,对实验平台进行控制。 ③ 对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并对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 ④ 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和调试。 ⑤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答辩。 2.2 研究的目标 ① 对深紫外LED光偏振测量系统进行设计,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于此同时掌握相关论文的书写规范。 ② 对实验设备的研发和调试进行基础的了解。 ③ 增加自己的动手,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④ 学习动手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设计。 ⑤ 对Labview语言和相关控制单元进行了解和掌握。 2.3 技术方案及措施 ① 在了解实验平台原理的情况下,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平台,并搭建光偏振测试系统。 ② 利用labview编写上位机对器件进行检测和测量。 ③ 调试测试系统,使其达到预期的工作状态。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一周: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深紫外led有着基本的了解,已经的对毕业设计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解。

第二周:阅读参考文献,完成深紫外led及其光偏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综述。

第三周:对传统的深紫外的光源和相关发生装置进行了解,并将其与现代的led深紫外的光源进行对比。并且对于不同波长的紫外灯进行了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Hwang S, Morgan D, Kesler A, et al. Appl. Phys. Ex-press, 2011, 4(3): 032102.[2] 陈航洋,刘达艺,李金钗,林伟,杨伟煌,庄芹芹,张彬彬,杨闻操,蔡端俊,李书平,高Al组分 Ⅲ 族氮化物结构材料及其在深紫外LED应用的进展,物理学进展2013, 2: 43.[3] H. Kawanishi, M. Senuma, T. Nukui, Anisotropic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sing and spontaneous surface and edge emissions from deep-ultraviolet (λ≈240nm) AlGaN multiple-quantum-well lasers, Appl. Phys. Lett., 2006,89:041126.[4] T. Sharma, D. Naveh, E. Towe, Strain-driven light-polarization switching in deep ultraviolet nitride emitters, Phys Rev B, 2011,84:035301-1–035301-8.[5]Kneissl M, Kolbe T, Chua C, et al. Semicond. Sci.Tech., 2011, 26(1): 014036.[6] Tanniyasu Y,Kasu M,Makimoto T,nature,2006,441(7091).[7] 新谷隆一,范爱英,康昌鹤。偏振光,原子能出版社 .1994.[8] 田志伟。偏振光及其应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7.[9] R.M.A阿查姆,N.M.巴夏拉.椭圆偏振测量仪和偏振光.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0] 梁栓廷.物理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1~100.[11] 徐金浦,孙培家.光学设计.国防工业出版城.1989.[12] 金国藩,李景镇.激光测量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01~251.[13] 章岳光,顾培夫.用于450~750nm波长区金属-介质消偏振分光镜.光学仪器.1999.[14] 顾培夫,刘旭,唐晋发.宽波长宽角度偏振分光镜设计.光学仪器.1999.

[15] 高春林,辛企明.衍射光学元件的应用.光学技术.1995,6:40~43.

[16] Fujioka A,Asada K,Yamada H,et al.High-output-power 255/280/310nm deep 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their lifetime characteristics.Semicond Sci Technol,2014,29:084005.[17] Kinoshita T,Hironaka K,et al.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deep-ultraviolet lighting-emitting diodes fabricated on AlN substrates prepared by hydride vapor phase epitaxy.Appl PhysExpress,2013,6:092103.[18] Grandusky JR.Chen J,Gibb S R.et al.270nm pseudomorphic ultraviolet lighting-emitting diodes with over 60 mW continue wave output power.Appl Phys Express,2013,6:032101.[19] Ryu H-Y.Large enhancement 0f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in AlGaN-based nanorod ultraviolet lighting-emitting diodes structures.Nanoscale Res Lett,2014,9: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