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等离子体中的场致发射和热发射过程模拟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08 09:01

全文总字数:490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微等离子体(microplasma)是在较小的空间尺度内产生、约束并维持的实验室等离子体,其放电尺度至少在一个维度上低于1毫米。类似于常规等离子体,微等离子体也可以分为冷微等离子体和热微等离子体两类:冷微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远高于离子温度,而离子温度接近室温,通常由功率较低的直流、射频或微波源驱动,其特性接近辉光放电,多数文献中的微等离子体是狭义上的辉光放电。热微等离子体中离子温度接近电子温度,且远高于室温,通常由气体或液体中的强放电或是强激光照射产生,其特性接近电弧或火花放电,也被部分文献称为“微放电(micro discharge)”,这类微放电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多关注。

微放电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优点,首先,在大气压和高功率密度下,常规气体放电很难产生大面积均匀稳定的非热平衡态等离子体。气体放电的击穿电压遵循帕邢(paschen)定律,即电极间形成放电的击穿电压是气体的压力p和电极间距离d乘积的函数。在一个特定的pd值处,有最小击穿电压,因为微放电有较小的放电间隙,所以能够在更高的气压下实现稳定放电。其次,微等离子体的密度与功率密度更高,可以实现更高的物理、化学反应速率,光子通量等。再者,由于微放电可以在大气压下实现,不需要提供真空环境,能量消耗低,大大减少了操作费用,运行成本以及实验仪器的制造成本。

微等离子体可以产生非常丰富的产物,包括电子、正负带电粒子、各种化学活性的自由基、高能光子等。基于上述优点,微等离子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冷微等离子体,其产生的光子可用作光源/紫外光源,例如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如等离子体电视等)就是微等离子体最著名和常见的应用;其产生的正负带电粒子可以用作材料表面处理和材料合成;其产生的各种自由基可广泛用于化学中的分析和传感器,以及生物医学中的杀菌等。对于热等离子体,流注型的微等离子体可以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温室气体转化;电弧型微等离子体可以用于微器件的焊接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金属电极的微等离子体,利用一维pic/mc模拟方法,从动理学上研究微等离子体的放电模式及其击穿效应。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研究不同放电模式的特点及该模式维持的放电参数的临界值、不同模式下主要的加热机制和等离子体动理学行为,不同放电模式击穿过程中的参数变化(电场、电势、电流等)。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研究:场致发射维持的微放电,以及由热发射维持的微放电。

研究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20年1月-2020年3月,掌握编程基本工具,熟悉相关程序模块;

2020年4月-2020年5月,完成相关程序模块的编写、调用、运行和调试;

2020年6月,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k. schoenbach, et. al.,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 70(2): 1 (2016).

[2] p. bruggeman, et. al.,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46: 464001 (2013).

[3] k. becker, et. al.,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39: r55–r70(20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