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短叶柄突变体DSP的遗传与基因定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4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目的、意义

株型是高产育种的重要方向,许多研究者从提高群体光能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大豆高产理想型的形态、生理特性(董钻,1988;杜维广等,2014)。植物叶片是光合作用和同化作用的主要部位,叶形态是植株株型的重要组成,深入研究叶发育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叶柄是连接茎和叶片的器官。在决定叶片角度、植株冠层结构以及光合产物的运输和贮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徐元章和刘宝发现,大豆叶柄长度、直径、比叶柄重的最大值出现在植株的中上部节,品种间的叶柄长度变化较大。短叶柄可能在提高群体密度、改良株型上有利。因此短叶柄突变体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目前这方面报道较少。因此,揭示新发现的大豆短叶柄突变体dsp的形态生理特点,并初定位该突变基因,对以后相关研究的进行有很大帮助。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综合应用遗传学和生理学方法技术,揭示新发现的大豆短叶柄突变体dsp的形态生理特点,初定位该突变基因。

(二)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形态鉴定与遗传分析将突变体与不同来源的野生型品种杂交,调查f1、f2代植株表型,推断突变性状的遗传和表现特点。同时种植突变体与其遗传背景相近的野生型材料,调查形态生理特性。

(2)基因初定位利用ssr等分子标记初定位突变基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一)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1)实验材料与众不同。大豆短叶柄变异研究相对落后,研究较少。本申请对大豆短叶柄突变体进行研究,通过对控制叶柄的基因进行初定位,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2)研究涉及面较广。研究内容包括田间试验形态发育分析、田间遗传分析测验、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分析等,涵盖田间和室内表型鉴定、分子标记分析以及多种信息软件和方法的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申请主要的试验将在2015~2016年进行。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2015.62015.8 学习专业基础知识,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