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艺术中心楼改造设计——拾乐小筑开题报告

 2022-07-14 14:16: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毕业设计是四年所学的一次汇总,我对此给予高度重视。选择艺术中心楼改造设计作为课题的考虑是:首先,院方对南财艺术中心楼西门主入口有所调整,则产生了需改造的场地。其次,南财艺术中心楼是实体存在的,在改造上限制会很多,要求很多也是一种挑战。对南财艺术中心楼进行改造,如若方案可实施,便具有现实性意义。对自己来说意义重大。

对于选择#8220;拾乐小筑#8221;为课题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营造艺术氛围:艺术中心楼是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是南财艺术活动的中心。对艺术中心楼进行改造设计,以维持并再营造艺术氛围为中心。#8220;乐#8221;可以是乐器,音乐,代表着艺术。作为一种设计元素,重复使用以营造艺术氛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艺术中心楼改造设计大部分在原来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修饰和增加,使增加的设计能融入周围环境,设计独特却不突兀。

2.将改造地与周围地理位置、环境状况等结合,根据人的动线,合理安排建筑或设施位置及通行道。

3.对于室外场地,要考虑地面排水,合理进行地面铺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很多校园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及社交的绿色景观空间较为有限,全新的绿化空间提供一次社交、学习及充分享受校园生活的独特体验机会。

1.国外的校园中心区的绿化景观都比较人工化,如修剪平整的草坪,几何形的小路和点状的树木,即使有湖泊茂林,也通常被置于校园中心区之外。只有中国大学从发展之初便选取了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方式,在规整的空间体系中引入不规则的、自然化的园林空间,构成了我国大学最为独特的空间成长方式。归根结底离不开中国奉行的#8220;天人合一#8221;的自然观,即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对自然的征服。

2.我国大学空间领域的特性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例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他们的校园中心区是由三大区域组成,一是清末遗留下来的自然化园林区,二是绿草如茵的美式开放的院落空间,三是宽阔、气派恢弘的城市化广场区,同一个校园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特性的空间领域并存的状况。反观美国大学,它的校园中心区从空间构成、空间尺度到景观绿化等都比较统一,开放空间始终保持着连贯的特性,形成了一体化的空间领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了解甲方需求。

2.调查场地状况和改造的可能性,确定大体改造方案以及风格类型、主要使用材料。

3.确定符合设计风格的设计方案名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0-21

[2]周建峰.校园入口空间的塑造.建筑学报,2004.(5).56

[3]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12-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