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罗星艺”儿童美术活动空间室内环境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14:44: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1.从儿童为本角度出发归纳总结满足现代儿童心理活动的需求;2.以色彩、图案、造型、物品的陈列等方面设计一个符合儿童需求的画室;3.用室内环境营造一种沉浸式的学习氛围。

意义:1.给儿童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兴趣活动空间;2.推陈出新,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儿童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室内环境;3.提供足够的、开放的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儿童与环境互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在一个小空间中表达曲折尽致的意味。

连绵的屋顶像山,坡屋顶在同一方向纵深。

看似无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1.总论介绍(内部功能分区以及设计背景、目的和意义)2.调研分析(周边实地调研,国内外设计案例调研,人群调研)3.设计部分(CAD图纸30张,效果图6张,展板)重难点突破:1.材料、色彩在室内空间中间的运用2.内部分区功能以及造型设计3.灵活合理的运用空间4.以儿童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空间对话计划:第一阶段:2018年10月20日2018年11月14日: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拟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范围,组织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前动员;第二阶段:2018年12月6日前,确定选题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第三阶段:2019年3月16日前,广泛收集相关案例,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完成论文初稿;第四阶段:2019年4月20日前,结合实习单位的实习内容进行方案设计、画草稿,整理、归纳、总结确定方案。

对课题进行实践性的研究,拓展思维空间和视野,并制作毕业设计;第五阶段:2019年4月20日2019年5月10日:对前述的学习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4. 研究创新点

本课题的设计从儿童为本的角度出发,弱化传统儿童艺术教育中教的成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玩的空间。

提供多种教学方式,用环境去刺激孩子主动自由的学习。

分析儿童的行为心理模式,并结合敏感期孩子的特征,分析儿童所具有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从而指导空间环境的设计,为儿童创造一个参与互动性高的空间,鼓励儿童与环境互动,推陈出新,并且希望通过对空间的设计,对儿童形成艺术创造方面的启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