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灵魂——城市青年复合式住宅空间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15:02: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考虑到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的青年压力过大,当他们下班回到家时,能有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也可以说是在外忙碌了一天有一个向往的归宿,有一群志同道合价值观相同的朋友一起讨论工作也好,生活也好,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集约高效的开放式的多功能住宅。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人类居住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功能多样化已逐步成为住宅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新时期住宅应朝着科学性、实用性、便捷性、审美性、高效性、耐用性的方向发展,空间复合设计理念的出现,使这种长效住宅成为可能。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社会应该给予他们多一点包容和关爱,作为室内设计师,为他们提供一个创造型的、开放的、舒适放松的一个空间是我们的职责。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于青年复合住宅空间而言,我国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已经有许多建筑师以及相关研究者对其展开了研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许多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换代,传统的设计理念以及很难满足于现代人的生活模式。

例如:杨磊以及市场当中的一些小型住宅的销售状况,主要从消费的主题,家庭结构以及住宅功能变化、消费林、市场竞争这几个方面入手,但是针对于青年复合式住宅空间设计的表述非常浅显;陈红则对SOLO型的住宅进行了研究,气主要讲人群定在30岁左右,并且空间在3.5m左右,主要从客户的生活习惯入手,强调在空间当中对户型的灵活性的掌控。并强调个性化的界面,但是这种研究仅仅只是注重在SOLO型这一单独的住宅类型之上;由吕俊华等人所著作的《1840-2000中国现代城市住宅》当中,对家庭人口以及平均分配的面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而展现出空间中所存在的缺点,但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有效的调整却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魏丹丹则主要结合了当代青年人的主要心理特点,生活习惯以及消费方式等,通过对青年人群进行调查,进而对其住宅的选址、面积以及相关尺寸进行分析,但是整个文章当中主要是对未来前景的展望进行了设想;周燕珉则主要通过《中小型住宅设计》对小户型的住宅平面构成形式进行了分析,从整个空间布局的紧凑型到对空间的运用,并对一些常见的错误进行了纠正,对室内空间的功能性探究具有良好的启示。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我研究的是关于复合式住宅空间设计。

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论文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对研究的意义、目的、主要课题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方法和结构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在挑选论文题目的时候,突然联想到我们这群大学生以及在大城市中奋斗的8090后,社会给予这代人太多的压力,他们在繁杂的城市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夹缝中求生存,他们可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可能是奋斗了好些年但在城市中依然无法负担起买房压力的8090后,而这一批人群正是推动着社会前进的中流砥柱,他们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关怀。而作为一名室内设计专业的研究者,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给他们在城市中提供一个舒适且健康,集约且高效的复合空间,希望他们在喧闹的城市中忙忙碌碌了一天之后有一个向往的港湾。而这个空间能够给予到他们的是一种多功能高效率的,能够满足他们多种需求的,他们能负担得起的一个复合式空间。而这一选题也是对我的一个极大挑战,这需要我在原有的空间定义上有一定的突破,打破陈规的空间概念,在室内空间中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