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以榆次老城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20:18: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市中心人口减少、缺乏活力,交通混乱,犯罪率日趋上升等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逐渐被办公楼等现代混凝土构筑物所侵蚀,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几乎面临灭绝的局面。

因此,如何解决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并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己经成为我们当今城市建设和发展地过程中一个比较受重视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关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国内外诸多学者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大量的著作和资料集得以出版和发表,为后来的学者指明了方向。

1、国外研究概况罗斯金早在150多年前的《建筑的七盏明灯》中就提出:建筑应当成为历史,并且作为历史加以保护。

而真正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于19世纪的中叶,到20世纪中叶才成熟为一门科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的内容与计划研究的内容(1)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研究,梳理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城市意象、历史街区等相关概念,研究山西晋中榆次区的历史特征和文化内涵,为榆次老城历史街区的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和指导思路。

(2)以榆次老城作为研究对象,在历史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下,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基础研究古城的历史风貌和古迹的形成与演变,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古人建造思想和传统历史街区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归纳出榆次老城建筑布局一般规律与建筑文化的内涵。

(3)通过对榆次老城历史景观的研究,总结基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历史街区设计,分析传统文化与历史街区设计的相互关系,探讨历史街区在城市发展中的设计思想及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4、特色与创新研究保护与改造同时注重可持续性,为未来城市发展预留一定空间,与周围居民区形成良好的发展的链接。

改造方案设计中增加当地居民的参与程度,保护当前街区社会网络结构和居民利益。

我们在对城市中现存的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改造时,也将其周边的城市空间环境考虑在内,使历史街区环境与其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和谐发展,以片带面,形成完整的空间,为整个城市的特色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