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工程”与城市规划之惑开题报告

 2021-09-01 09: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短命工程是对社会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并加大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对短命工程进行理论分析,寻求解决短命工程的途径,从而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节约资源和能源,同时减少短命工程的出现是积极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所必须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真实体现。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自建国50 多年以来, 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从低速、波动、停滞到稳定、快速发展的过程。近年来,虽然城市更新和建设速度加快了,但随之也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对于许多建成不久仍能使用的建设工程被接连不断地突然拆毁短命工程频繁出现,其出现的各种原因颇令人深思。短期利益的追求的观念,从上到下蔓延着,城市的大拆、大建,已成为一种自然的现象,此外,对于建设工程的规划利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自发性的行为,尚未形成一套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系统,政策的相关支持也非常有限。

而在国外这一现象却极其少见。欧美等国不论在政策上、理论上、设计与实施上、监督管理上都作出了相当的探索与尝试。到目前为止,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国都先后制定了建筑规划保护利用的政策法规,对建筑规划利用行为加以指导和管理并且执行相应的奖罚制度。由于民众观念上的认同,一些民间机构也自发成立,对宏观调控为主的政府行为做出有力的微观层面的补充。相比之下,国外保护城市建筑的经验摒弃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大拆大建的激进式改造方式,而采取务实的、分阶段的、小规模的渐进式改造和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更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所以我们应认清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借鉴其成熟的理念和策略,尽力去减少短命工程的涌现,建立可持续的城市理念。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国内短命工程案例现象综述; 产生短命工程原因分析;短命工程引发来的危害及其反映的规划问题思考;解决短命工程策略探讨;

研究计划: 2011年2月:开题

2011年33月下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以能源、生态、环境、社会和技术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依托,归纳,总结短命工程出现的各项因素。通过这些深入的分析,使我们能够清晰的认识短命工程的形成。

2.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力求在资源友好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框架下积极构建健康城市,结合城市更新与现存建设的关系,基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层面,探索城市有效运营的策略之需,进而减少和改善短命工程频繁出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