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染小说中的孤独意识开题报告

 2022-04-25 20:05: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陈染,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小说专集《纸片儿》、《嘴唇里的阳光》、《离异的人》、《无处告别》,散文随笔集《声声断断》、《断片残简》、《谁掠夺了我们的脸》、《流水不回头》等。陈染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诗歌写作步入文坛。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转向小说创作,以小说《世纪病》在文坛脱颖而出,她被视为“纯文学”、“先锋小说”严肃文学女作家中的最新代表,曾获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改编自《与往事干杯》的同名电影也被选为国际妇女大会参展电影。她的重要作品集中在九十年代以后,小说《私人生活》出版后引起学术界广泛的探讨,这部小说打破了诸多禁忌,以女性独白的形式剖析女性心理,凸显了女性价值,表达出在亲情、友情、爱情的缺失与无助下,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内心困惑与挣扎,呈现出“个人化”、“私人化”的写作趋势。而后陈染又创作了《纸片儿》、《凡墙都是门》等小说,探讨了人的生存困境以及存在意义,体现出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在个人化的写作中,陈染最终慢慢聚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被文学史指认,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以为独特而重要的女性作家代表。通过查阅,目前对于陈染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个人化写作方面的研究。李劼在《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4期上发表的文章《致现代主义童话作家陈染》,可以说是最早讨论陈染小说的一篇文章,以《小镇的一段传说》、《乱流镇的那一年,特别是荒凉的秋天和冬天》为主要讨论对象,作者认为小说中营造的童话般的艺术氛围、塑造的荒诞怪异的人物形象、天马行空的独特想法,是陈染所特有的,因此,李劼称陈染为现代主义童话作家。其后陈骏涛在《小说评论》1992年第6期上发表的文章《寂寥和不安分的文学探索——陈染小说三题》一文中为陈染早期作品做了总结,并归纳出了陈染的个人风格。他提出陈染作品中所表现的孤独、孤冷、忧伤等丰富情绪是其个人风格的自然延伸。同时丛维熙、王蒙等人也恰当地指出了陈染风格的特殊性。王蒙在《读书》1996年第5期发表的文章《陌生的陈染》一文中称其“陌生”,“这就是独一无二的陈染!她有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语汇,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符号!”1996年陈染的长篇处女作《私人生活》出版,在国内文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界首次清晰地觉察到陈染的创作才能,将她写作风格称为“个人化写作”,又称为“私人化写作”,或者“私小说”。同年,《花城》杂志社与作家出版社联合召开了关于《私人生活》的作品研讨会,由林金荣整理了当时的言论及观点,内容详见《博览群书》1996年第7期中的《陈染私人生活研讨会发言纪要》一文。在陈染《私人生活》的作品研讨会中,季红真认为《私人生活》是一本仿自传体的小说,是女性幼年、童年的自身内心体验的文字表现。戴锦华认为《私人生活》是情节支点、情境支点和情绪支点的全方位突破,但小说人物尹楠是一个完美的、却并不有血有肉的男性,是一个败笔的形象。但陈染“个人化写作”的写作风格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贺桂梅在《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发表的文章《个体的生存体验与写作——陈染创作特点评析》中曾较为详尽地分析了个体的经验关照、作家的生存方式与普遍的人性主题这三者是如何借助着陈染独特的个人化内省写作方式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并称陈染为“严肃作家”。陈染的个人化写作既是独特的,同时也是可以作为女性表达自身经验感受以及深度存在的话语方式,她的写作也就放大为女性的某种存在样态,陈染的个人化与女性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论述的重点。戴锦华在《当代文坛》1996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中将陈染的创作定位为: 个人的和女性的书写,阐释了陈染写作的意义。陈染一方面只是一个个案,有自己极强的个人风格,她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广博的内心世界使她并不需要认同自己属于哪一个集体,她只是某一个人。黄长敏、孙科在《安徽文学》2007年第2期上发表的文章《独唱的陈染》中则从三个方面探讨陈染的“个人化写作”的内涵: 第一,陈染的小说中,以父亲场景入手,由“恋父”渐渐演变为“弑父”; 第二,陈染小说中,从女性的角度和心理切入分析女性的地位;第三,小说中还带有独特“自叙传”色彩。陈染为女性写作开启了另一扇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绪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课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此课题的相关历史和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郭春林.从“私语”到“私人写作”[j].文学评论,1999(5):69-71.

[2]陈骏涛.寂寥和不安分的文学探索——陈染小说三题[j].文学评论,1992(6):23- 26.

[3]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1.4——2022.1.9.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遴选毕业论文题目,学生根据自己

的学习基础与研究状况,与老师协商确定论文选题。

2、2022.1.10——2022.3.5. 指导老师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并向学生下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