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儿童文学的教育性-以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16:58:4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以张天翼《大林和小林》为例,浅析中国儿童文学对于读者的教育性。

国外安徒生童话故事对于人们影响颇深,反观中国儿童文学很少被人提及,所以想要通过课题研究,了解中国儿童文学与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性和相同点,以中国儿童文学故事其中几篇为例,了解儿童文学背后的时代背景带给读者的教育性。

通过课题研究,通过张天翼这位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中国儿童文学,并且正确认识中国儿童文学的教育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文学界对于张天翼作品的研究有着许多争议,在许多书籍和论坛中,大家讨论的方向也是各不相同,张天翼本人也因为深受鲁迅的影响,在写作风格上也有点偏向幽默诙谐感,在所有研究中对于张天翼讽刺小说和童话艺术性的研究较为广泛,而对于其对于儿童本身教育性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对于《大林和小林》教育性的研究有以下几类: 一、张天翼小说的教育性。

例如杨钊的《张天翼对于童话教育功能的把握以大林和小林为例》、孙建国的《论张天翼儿童文学新奇的叙事姿态以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为例》。

二、童话语言与童话艺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主要以张天翼《大林和小林》为例,浅析中国儿童文学对于读者的教育性。

对于小说中所出现的讽刺主题进行深刻的研究,根据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结合。

以《大林和小林》中所呈现的经典荒诞美风格来探究作者的用意,通过研究张天翼独特的童话语言和童话艺术,以期使人们对《大林和小林》中的教育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选题的特色在于对《大林和小林》的教育性进行分析,将这本小说中所多次出现的荒诞风格与讽刺风格相结合相比较,通过不同角度来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教育性进行研究,揭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走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