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和话剧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当代改编开题报告

 2021-08-08 16:59: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元代著名剧作家纪君祥根据《左传》、《史记》等历史材料的记载,改编了一部流传至今的杂剧《赵氏孤儿》。

在剧中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人为正义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一壮烈行为配以舞台上夸张化的表演,乐器的伴奏和长言之的语言,给观众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

这部作品是第一部流传到国外的戏曲,甚至在当今社会依然被各大导演进行改编和再创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对《赵氏孤儿》改编现象研究的学术文章很多,在 cnki 里输入主题赵氏孤儿的改编( 检索词) ,从 19582013 年共搜索到 147 条结果,阅读发现这些文章多集中在文学本体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两方面。

文学本体研究是比较戏剧剧本变化,从戏剧角色、矛盾冲突、主题意引发众人对古代经典的当代改编问题的诸多思考, 蕴等视角切入,采用文本细读、对比研究的方法,或与原本进行比较,或把不同体裁的改编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探求改编之得失,这类文章多是文学评论性质的,且多有交叉。

对期间具有代表性和一定影响力的文章进行归纳,发现对《赵氏孤儿》各改编本的研究文章多持批判态度,如刘平的《开掘经典还是颠覆经典从两台由〈赵氏孤儿〉改编的戏谈起》、邹红的《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历史剧〈赵氏孤儿〉的改编策略》、许波的《〈赵氏孤儿〉:历史、话剧、电影》、贾磊磊的《电影,是否要对传统文化说不? 影片〈赵氏孤儿〉的文化取向》、陆邵阳的《文本改写与精神的自我矮化》、吴保和的《古典悲剧的当代改写》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本文主要分别研究戏剧和影视版本的《赵氏孤儿》,并与纪君祥版本的《赵氏孤儿》对比,研究现代文化对传统观念在不同方面的的消解。

整篇论文将计划分为五个大部分,每部分内容安排如下:(一)前言。

该部分着重介绍国内外对《赵氏孤儿》现代改编这一课题的研究概况,分析目前国内外对该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阐明本文相较其他论著的创新之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与其他论著相比,本文将较为全面地从影视和戏剧作品两方面与原版《赵氏孤儿》进行对比,从中寻找不同的创新之处,从而研究在重新演绎同一个历史文本时,不同导演对其的不同看法。

《赵氏孤儿》作为一部以历史故事为载体寄托宏大复仇主题的大悲剧,迎来了时代环境和文化变迁的大挑战,经典想要走得更远必将受到改写,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正是改编者所要做出的现实选择。

目前就戏剧与电影对《赵氏孤儿》的当代改编研究还不全面充分,本文将细致分析两个版本的差异及其成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