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中“山”的意象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19:46: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通过对辛弃疾词中山的意象分析研究作者在词作中借青山的意象表达对国家、民族的赤子之心,在赋予青山多种格调、色彩的过程中,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杰出的创作才能。

意义:有利于探索辛弃疾词中的艺术手法,使之表现强烈的自我主观意识,进而反映出英雄豪杰的气魄,有利于探索词中传统的白苗等写景状物手法,表现在遗以往的沿袭中早已定型的内在意蕴,反映传统文人的心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辛弃疾与他的《稼轩词》历来倍受人们喜爱和推崇,自南宋至清末明初,传统的词学批判对辛弃疾的人格志向、艺术风格、鉴赏感悟及词集整理校刊方面已经做了相当丰富的研究。

关于辛词中的意象研究虽有涉及,但还关注较少,作为其中个别意象的山,更罕有研究论文进行专述。

相关论文:1.《辛弃疾评传》巩本栋 南京大学出版社2.《多模态视角下宋词翻译的意象美以辛弃疾的的英译为例》刘伊婷 南昌大学3.《几样青山几多情辛弃疾词中的山》黎烈南 首都师范大学4.《千载风味此山中--辛弃疾词中的山意象:对传统的突破与继承》杨雅骞苏州大学5.《辛弃疾词作中几个典型意象群初探》王雅新 语文学刊6.《辛弃疾和苏轼词赋的意象差异研究》陈元瑞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山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意象,在辛弃疾词中亦是如此。

作者在词作中借青山的意象表达对国家、民族的赤子之心。

辛词的山意象主要有妩媚娇美之山,灵动磅礴之山,古奥博大之山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通过对词中山的意象,将山的意象进行了分类,探索山在词作中的共用,突出表现词中山意象对传统的山意象的突破与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