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运行优化与综合效益分析文献综述

 2022-11-01 02:11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完成本毕业设计需要了解研究内容的相关研究现状,在深刻领会任务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查阅有关专业文献23篇,其中,中文文献11篇,外文文献12篇。现综述如下:

1.对微电网的认识和定义

当前,为了智能化管理分布式单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新的能源使用系统,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将微电网作为重点研究[1-5]。微电网是构成智能电网的重要部分之一,它具有灵活的运行方式、供电可靠性高、环保和经济性等综合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微电网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起步不久,涉及到一些技术和运行管理的问题有待解决。与大电网相比,可将微电网作为一个可控单元,能与大电网双向交换功率,双方互为备用。也就是说,微电网能与大电网进行功率交互,可提高各自的备用容量,从而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微电网是规模较小的分散系统,与负荷的距离较近,可以增加本地供电的可靠性、降低系统网损、以及利用余热,大大增加了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国际上对微电网的定义各不相同,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认可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1)由美国电气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联合会(CERTS-Consortium for Electric Reliability Technology Solutions)给出的定义为[6-11]:微电网是一种由负荷和分布式电源共同组成的系统,它可同时提供电能和热能;微电网内部的电源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负责能量的转换,并提供必需的控制。(2)由欧盟微电网项目(European Commission Project Microgrids)给出的定义[12]:利用一次能源,使用分布式电源,分为不可控、部分可控和全控三种,并可冷、热、电联供,配有储能装置,使用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能量调节。

2.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影响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发电越来越得到行业内的认同,各国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资金帮助,各国政府关于分布式发电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有力支持分布式发电的广泛发展和稳健提升。诸如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已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青睐与大力开发。

许多国家从几十年前就开始了相关试点计划,如美国、日本、德国等。

我国也在正在大力开发光伏发电,并积极采取措施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从能源利用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对能源结构改善的需求来看,倾向于将研发资助转向光伏技术的开发和商品化,并通过政策来支持光伏并网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基于光伏发电由来已有一定时间的积累,国外已经对光伏发电系统本身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光伏系统组成的各部件的数学模型。

由于影响到光伏阵列输出功率的因素很多,诸如环境温度、大气透明度、安置纬度、阵列的高度、覆尘率、湿度等因素,相关研究也细致地考虑了这些因素在模型中的体现。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应该为用户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光伏发电系统中相关元件的性能提高及工作方式的改善能有效促进光伏发电的大规模使用。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追踪的提出使得光伏系统出力效率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确度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特性非常重要,这能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相关部分的足够精确度,使应用完善模型的研究分析的结果更为准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