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ni-app的设备管理系统前端开发文献综述

 2023-03-22 10:59:28


一、文献综述

本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使设备与用户之间产生联系,并设计一套对应的管理系统实现功能交互。为此,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应用、前端的一些设计模式(MVC、MVP、MVVM)和框架等,由于本系统的客户端采用移动端和PC端双端实现,我还收集了一些移动端设计特别是小程序方面的相关资料。本文就将以这些方面进行论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设备上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智慧化生活的概念进入人们的日常,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居设备除了满足人们基本的居家需求外,还采用了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将原本独立的设备进行系统化的集成,以此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和便捷度,提高生活质量。比较有代表性的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技术、蓝牙技术、Z-wave技术、ZigBee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广泛应用。

在上一世纪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世,开始出现了住宅电子化的概念;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讯设备与安保防灾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到一起,形成了家居自动化概念;80年代末,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智慧屋(WiseHome),在欧洲称为时髦屋(SmartHome)。2007年时在新加坡就有近5000户家庭采用了“家庭智能化系统”,美国已经近4万户家庭安装了这一类“家庭智能化系统”。而在国内各大厂家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如海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清华同方的“e-home数字家园”等,一时呈百家争鸣之势。

2. 前端开发模式和框架

早期Web开发模式由于项目的高耦合性,业务逻辑与展现逻辑混合,导致了项目的可扩展性差、可重用度低、代码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逐渐不能满足产品快速迭代的需要。于是MVC、MVP、MVVM等一系列架构模式应运而生,这些架构模式通过对程序模块化从而降低项目耦合度,提高开发人员开发效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用户的友好性。每个架构模式都具有自己的优点,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项目场景。根据加拿大学者的研究,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MVC架构的使用率最高,MVP其次,而MVVM几乎没有使用过,这可能和发展时间有关:MVC诞生最早也最成熟,而MVVM提出时间相对较短,基于MVVM的组件集合也是近段时间完善并发布。我在查找相关文献时也发现国外对于MVVM架构研究相关的资料也是相当少。而在国内,MVVM架构模式受到更多关注,这得益于当下最流行的三大前端框架:React、Angular、Vue。其中Vue和React都受到了MVVM架构思想的影响。

3. 小程序

早在2015年,Facebook就基于JavaScript的开源框架React Native,其实现思想与技术方法深远影响了全球各大公司的轻应用解决方案,比如腾讯公司的微信小程序。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开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随处可用,但又无须安装卸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