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视角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5-05 21:49:57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中,为了更加高效利用资源,通常所有权会与管理权分离,从而导致企业所有者和与管理者利益相互独立,甚至产生利益冲突。

在这种前提下,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大幅度地提高公司的绩效,企业高层将股权激励方案用来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股权作为一种支付薪酬的方式来最大程度地调动被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对于短期激励方式如津贴、奖金等而言, 股权激励成为了最有成效和持久的中长期激励手段[1]。

作为一种激励机制, 股权激励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截止20世纪末, 美国排名前1000的公司中,有90%的公司对高管授予了股票期权。

同时,1976年股票期权在高管总收入中的比重只有不到20%,然而到2000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到了50%。

在通用、可口可乐等10家大公司高管的期权收益甚至占到总收入的95%以上[9]。

股权激励让员工与企业更加密切,形成利益共同体,作为促进员工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激发员工归属感的有效方式 (Oyer and Schaefer,2004)[28],促进企业成长从而使其长期稳定成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