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路径探析——以江苏省为例文献综述

 2023-08-22 04:08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学术界对 “全球价值链”的探讨日趋活跃,其分析的重点在于各国在全球价值链的角色作用以及如何延伸价值链。目前,关于全球价值链和制造业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关全球价值链的研究

何为全球价值链?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Garry Gereffi (2001)在全球商品链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全球价值链这一概念( Global Value Chains简称 GVC),价值链包含设计、生产、组装、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条由世界各国专业化生产、细致化分工组成的价值增值链,全球各国在GVC 链上贡献不同的价值增值。

徐峣颖(2008)[1]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在《2002~2003 年度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来参与竞争》中全球价值链定义得出,全球价值链分为三大环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并用价值增值链的“微笑曲线”表示其发展动态。

施振荣 (Stan Shih) [2]在考察台湾电脑行业后,提出著名的 “微笑曲线”来表示全球价值链增值的动态过程: 各国凭借其差异化的比较优势融入全球价值链,发达国家倾向于从事高端、无形的高增加值活动,如制造前期的研发、设计和品牌建设以及制造后期的售后服务和市场营销等; 相反,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低端、有形的生产活动,如加工、装配等低增加值活动 。

赖伟娟等[3]通过构建中国、欧盟、美国、日本与世界其他国家投入产出的五国模型,计算真实国内贸易增加值以及 GVC 地位指数对中国及其他三大经济体不同行业在 GVC 链上的分工地位及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四大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特征。得出中国以单环节参与为主,处于 GVC 链下游,但在技术密集型领域向上游移动趋势明显的结论。

  1. 有关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评价的研究

张晓芹等[4](2008)基于《中国制造 2025》中的制造业评价指标,选取佛山市作为典型案例,建立新型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五个一级指标对佛山市的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郭巍等 [5](2011)从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管理 、先进制造模式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 5个方面构建了先进制造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了一定的权重,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唐德才等[6](2016)在制造业新型化五维评价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多种均值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偏好比率法,信息熵组合赋权和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中部6省制造业新型化水平和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做全面的比较和评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