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04 09:35: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探讨互联网视域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在经济、社会、法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经济方面,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泄露速度加快,传播范围广泛,维护被侵犯的信息系统、收回被非法获取的个人隐私信息等需要公民付出大量的财物。此外,公民信息交易从初始到终端往往经过多个中间商转手,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被增加交易额度,交易者由此获得的巨大黑色利益不断冲击着正常的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研究互联网领域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有利于打击市场中的非法交易、抵制黑色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长久稳定。其次,在社会方面,信息犯罪的高额利润,往往引导者犯罪人不断进行信息交易,十分有利于形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这不仅挑战着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更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研究互联网领域下的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在法律方面,当下法律关于侵犯公民信息犯罪的规定仍存在模糊地带,互联网发展速度迅猛,互联网领域下侵犯公民信息犯罪的手段层出不穷,法律规定尚不足以应对随时更新的犯罪手段。研究互联网领域下的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有利于解决司法机关目前在办理互联网侵犯公民信息犯罪案件中的疑难问题,更好的保护公民信息、惩治犯罪。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互联网视域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互联网视域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相完善与突破

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在论文初稿中写明,目前还没有读到相关文献)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互联网视域下侵犯公民信息犯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互联网领域下侵犯公民信息犯罪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其次,对侵犯公民信息犯罪的罪刑规范发展历程进行阐述。最后,总结惩治互联网领域侵犯公民信息犯罪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1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30日前——完成初稿

3、2022年4月30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胡琴.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研究[d].兰州大学,2015.

2、高维,戚佳丹.大数据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惩治困境及解决途径.[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7)

3、胡江.互联网时代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6(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