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罪量刑情节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1:42:05

全文总字数:98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立法上愈发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降低了环境污染罪的入罪门槛,然而量刑情节所对应的刑罚种类和轻重是否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仍然需要讨论。因此,将环境污染罪的理论推导量刑情节、现行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和案例裁判过程中法官考虑的量刑情节结合起来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环境污染罪量刑情节的影响因素,继而解决如何从立法层面上处理这些影响因素从而达到实现预防环境污染犯罪,惩罚环境污染行为的目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际环境刑事立法存在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不同。大陆法系国家环境立法模式主要是三种: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特别环境环境刑法模式,一种是以德国、奥地利为代表的刑法典模式,另一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附属环境模式。英美法系的各个国家则具备各自特色的附属刑法模式。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国内学者对环境污染刑事立法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一、论述环境污染罪法治理念的转变对立法的影响;二、环境污染罪的认定从主观要件方面;三、环境污染罪的刑罚适用情况

研究计划:第一部分:环境污染罪量刑情节规范研究: 根据刑罚理论、环境污染犯罪控制理论推导出污染环境罪量刑情节的理想模式,考虑如何量刑才能达到实现预防环境污染,阻止犯罪再发的目的;第二部分:环境污染罪的量刑情节的制度梳理 分析现行立法中的量刑考虑的情节和对应量刑幅度; 第三部分:收集案例统计分析得出司法实践中污染环境罪的量刑情节适用的具体特点;第四部分:对前三部分的研究结论进行比较研究,思考环境污染罪量刑情节立法的趋势和方向。1.提交开题报告:2017年1月13日前完成;2. 论文初稿: 2017年3月1日;3. 论文修改稿一:2017年4月1日;4. 论文修改稿二:2017年5月1日;5.论文定稿:2017年5月20日;6. 完善论文定稿:2017年6月9日

4. 研究创新点

对于环境污染罪名的研究,国内学者从理论角度和实务角度都对其作出探讨和改进建议,但鲜有学者在原有基础上,采用数据图表对比的形式,将理论模型、现行法律及实务案例三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环境污染罪中所存在的影响量刑的情节作出具体探讨的也是少数。然而进一步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找出影响量刑情节的非不可抗力因素,进一步细化需要解决的立法问题,更为具体的提出立法完善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