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犯罪中占有死者财物行为的定性分析开题报告

 2021-08-14 02:40: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选题目的及意义

1.1选题目的及意义

现实生活常出现以下三种占有死者财物的情形:第一,行为人以抢劫故意杀害他人后,当场取走财物;第二,行为人出于其他目的故意杀害他人后,取走死者财物;第三,与死亡无关的第三人取走死者财物。刑法理论界及司法实务界对上述行为的定性莫衷一是,存在很大的分歧与争议,给司法实践带来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司法实践中对该行为的定性问题,本选题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澄清,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各种学说观点,找出理论争议的焦点问题,并运用国外先进理论补充和完善我国刑事立法,以期给我国的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和目标

本选题针对杀人后起意取财行为和无关第三人取走死者财物行为的定性争议进行探讨,尽可能地将占有死者财物的行为囊括其中,分析现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该种行为的定性认识,对可能涉及的犯罪进行探讨,对司法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尤其是对理论界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剖析论证。在进行了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选题的观点,对现今的刑法理论和立法及司法解释实践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2.2撰写纲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一阶段(2015-12-22~2016-01-23):选题定题;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答辩;

第二阶段(2016-03-03~2016-03-15):开题报告修改、定稿并上传;

第三阶段(2016-03-16~2016-05-10):撰写论文,并定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m]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875-876.

2.周光权:《刑法各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19-120.

3.[日]大塚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