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2:26:47

全文总字数:119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正案,其中新增了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益诉讼作为热点问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也很值得研究。

现实意义:如今,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受侵害案件,虽然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来解决,但是随着不断出现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群体性事件,这些纠纷已经涉及到公共利益,这些传统的诉讼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案件了。在诸如三鹿奶粉等群体性消费事件中,消费者往往势单力薄,举证困难,并且案件诉讼周期长、花费较大,相当多的消费者衡量维权成本后,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维权。此时,需要一种更为适合的诉讼模式和制度来满足消费者对于正义的需要,就是公益诉讼制度。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详见附录《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研究文献综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首先是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的概述,然后对英美法德等国家的消费者公益诉讼进行比较,从而到我国在这方面的现状,包括原告主体,举证责任,重点从案例中的原告角度,从诉讼费用方面提出问题。最后从国外的制度中得出对中国的启示,进行总结。

计划:

资料收集:收集分析资料,形成资料综述;2014..12.2~12.3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从案例入手,将法学分析问题的方法与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法相结合。详细地阐述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