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2022-02-06 18:25: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本课题的意义:

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rd是技术创新最重要、最主要内涵。企业是一个国家rd投入来源与支出的最大主体。随着国际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如何有效地选择和管理科研活动项目,恰当地对rd进行评估,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因此,rd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的研究,也成为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企业已经成为研发投资的主体,但是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研究的对象却多针对于地区和国家,从中观、宏观角度对 rd 绩效的研究和评价,而从微观角度针对企业 rd 绩效研究明显不足,尤其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企业rd 投入产出效率的相关性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课题以微观的角度,实证的研究方法,对rd投入对企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且将研究对象限定在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因为其自身特殊性,相比其他企业则更注重技术创新,研究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具代表性,研究结果更具针对性,并且该课题研究结论对其他企业如何提高企业业绩也具有借鉴意义。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研究的目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rd的投资主体,但是我国rd投入仍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综其原因还是企业对rd投入认识不够深刻和准确,所以正确认识rd活动及管理的重大意义则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本文研究目的:一是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分析,论证rd企业的rd投入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大? rd投入到底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通过 rd 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分析,为我国企业在 rd 投入中提供一些的理论依据和借鉴,期望我国企业对rd投入研究有一个正确认识,并能更加的重视rd的投入,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研究的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本论文总体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模型分析和对比分析三种方法。采用的模型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数据处理主要运用SPSS19.0,EVIEWS7.0,EXCEL统计软件来完成。

1.1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已经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模型,对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RD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1.2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一个定性分析。

1.3计量模型分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RD 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1.4对比分析:以绝对指标(主营业务利润)及相对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表一

研究方法和技术方案

实证研究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

计量模型分析

对比分析

计量模型

多元回归模型

数据处理软件

SPSS19.0

EVIEWS7.0

EXCEL

2. 实验方案

1、文献综述:对RD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从理论上分析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提出研究的假设:1.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越多,企业绩效越好, 假设 2.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具有一定的滞后效果。

3、模型设计:包括1.样本选取的方法与过程2.相关研究变量与研究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3.1数据收集:本论文所需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可在中证网、巨潮资讯网、证券之星和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等网站披露的企业年报获取,以及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 CSMAR 系列研究数据库系统和上海万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 Wind资讯金融终端数据库也可获取所需数据。

3.2数据的筛选: 本文的研究期间为 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 日,以我国沪深两市 A股市场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且剔除有以下情况的企业:

1.研究期间出现 ST 的公司;

2.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小于等于 0 的公司;

3.所需研究的数据有欠缺的公司。

3.3变量的选择及模型设计:

3.3.1 RD 投入指标的选取(解释变量):

企业的 RD 投入主要包括资金上的投入、人力资源上的投入以及设备、场所方面的投入。但这些最终都可以用资金投入来衡量,为方便获取数据,所以本文仅采用研发费用这一绝对量指标及研发费用强度这一相对量指标来衡量企业的 RD 活动投入,其中:

研发费用强度=年度研发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并且为了防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披露散乱,统一口径,方便数据的收集一致性,对于研发费用全部选用现金流量表的附注里面的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一项中,披露的研发费用研究开发费、技术开发费、科研费等。

3.3.2企业绩效(被解释变量):

在研究 RD投入的绩效时,学者们通常从财务绩效、市场绩效、技术绩效三个方面来进行。由于上市公司作为盈利组织,财务绩效是其最为关注的,在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的基础上,本文选用从财务绩效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的 RD 绩效。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和偶发性收入都将为企业带来利润,如投资收益,补贴收入等,但这与企业的研发活动是无关的,而主营业务利润,由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得到。并不包含这些偶发的收入,同时,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研发费用一般包含在管理费用里,而营业利润一项要对期间费用进行扣除,所以研发费用投入在会计计量上已经对营业利润产生了影响,而选择主营业务利润能避免研发费用投入在会计计量上的影响,所以选用主营业务利润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绝对指标,并选用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相对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

3.3.3控制变量:

除了企业 RD 投入外,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也会产生影响,由于规模效益的存在,公司的规模大,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公司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可能也较强。所以以企业的总资产来衡量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

表二

变量类型

变量名称

变量定义或数据来源

符号

解释变量

研发费用

数据来源企业报告

RD

研发费用强度

企业 RD 经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RDI

被解释变量

主营业务利润

数据来源企业报告

OP

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OPE

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

企业总资产

SIZE

本文在选取指标时,包含了绝对量指标(研发费用、主营业务利润)和相对量指标(研发费用强度、主营业务利润率)两类指标,本文将对这两类指标分别进行回归。建立如下模型:

3.3.4多元回归模型:

绝对量指标模型

相对量指标模型:

其中 OP(主营业务利润)、OPE(主营业务利润率)为被解释变量,RD(研发费用)和 RDI(研发费用强度)为解释变量, (总资产自然对数)为控制变量。

滞后的多元回归模型就是将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滞后一期即可。

4、实证分析: 对所获取的数据运用数据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模型分析、对比分析等。

5、研究结论和建议:即对前述理论和实证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及对企业借鉴意义。

3.可行性分析:

1、本文期望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数据披露的具体情况,

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披露数据为切入点,从理论到实证进行多角度分析论证。在理论的陈述和实证的设计上,力求贴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两者能相互提供支撑和检验。

2、本文的实证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样本明确,研究数据具有可获得性及易收集性,且相对准确。

3、选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清晰,分析方法准确合理,最大程度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际数据说话,结果更可靠。

4、本人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课题相关内容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课题内容兴趣浓厚,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深入的研究。

4. 研究创新点

1.特色或创新之处: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

1、数据上的创新。本文数据均取自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虽然不能说非常精确,但相比调查问卷得来的数据要更为可靠,相比其他基于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的研究,本文在数据的收集方法上更为科学,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研发投入状况。同时,数据均取自最近几年,相比其他研究更为新颖,更能反映当前的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研究计划:

1、文献综述:对rd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从理论上分析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研究确定:对于研究课题的内容、目的、方法等的确定,提出研究假设,进行模型设计(包括样本选取的方法与过程,相关研究变量与研究方法)等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