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自我监控的调节作用开题报告

 2022-08-15 09:17: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当代社会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自己的工作场所中的精神性。相对于高额的工资与假期,员工也开始在自我监控的作用下变革自身行为,探寻工作的真正意义。领导者也更加应该注重将精神性与其领导工作所结合,从而产生正向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然而,在过度的工作压力和紧张的生活节奏背景下,很多领导者忽视了员工的精神性需求,缺乏对其精神性存在的关注和满足,就抑制了员工的活力和热情,甚至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员工集中精力专注于工作,从而削弱员工的工作投入和工作效率。

相比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对于精神型领导和自我监控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而且大多是对于国外理论的介绍,对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反生产行为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而近年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劳动力交流增加,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成员,精神型领导与自我监控显得更加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

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概念,分别是精神型领导、员工主动变革行为和自我监控作用,分别介绍其相关概念、理论模型、结构与测量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等内容;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研究模型的设定、量表的选择与修正、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研究结果分析。最后是研究结论以及展望。

二、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精神型领导

精神型领导的概念由fry等提出,它植根于一个内在的动机模型,该模型包含“愿景”“希望/信仰”和“利他之爱”三个维度,以描绘一种有效的领导方式。该领导方式是一种以领导者自身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来影响下属的积极领导风格。

在宣扬大众创新,倡导人性化管理,实践学习型组织的主旋律下,外在制度的硬性要求很难契合知识型员工的工作需求,反而潜移默化的内在唤醒方式能够持续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fry将精神型领导定义为内在激励自己和他人,能使他们基于使命和成员身份而获得精神层面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领导方式,包含愿景、希望或信念、利他之爱等维度。愿景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精神型领导为员工构建企业未来可达到的目标,并以与目标匹配的言行来明确其实现的路径,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与积极行为。希望是对愿景实现的渴望,信念是对希望的执着与信任,他们赋予员工迎难而上、坚定目标的心灵力量。利他之爱是精神型领导对员工的尊重、关爱与欣赏,给予员工精神关怀,增强其工作幸福度与归属感。目前,关于精神型领导积极作用效应的研究较丰富,从个体层面,王铮铮实证分析发现,精神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情感承诺,并且促进员工的创造性行为。杨振芳等通过构建心理资本的中介变量,研究提出精神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驱动作用。从组织层面,精神型领导正向影响组织的学习能力,积极作用于企业的绩效,促进了组织文化的建设。综合相关文献的梳理,精神型领导的研究主要落点于员工的工作投入、主动性行为以及创造性行为等方面。精神型领导的正向作用,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重塑的积极性。

二、员工主动变革行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06——2022.11.13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部署

2022.11.14——2022.11.20 确定选题并提交审核

2022.11.21——2022.12.06 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光磊,周金帆,张亚军.精神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8,039(011):88-97.

[2]张世军;王华强.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基于认知与情感视角[j].财会月刊,2020,no.888,97-103.

[3]仇勇;孟雨晨;杨旭华.精神型领导何以激发员工创新?——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组织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9,v.33;no.268,46-5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