増权视角下闲散青少年的问题分析与社工介入开题报告

 2021-08-08 02:08

全文总字数:82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闲散青少年的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闲散青少年的生存状况,分析总结闲散青少年问题的成因。在现实条件下,实现闲散青少年的增权途径,,主要通过家庭系统、同辈互动、社区参与和舆论媒体等,从而使其提升能力,获得资源。探讨在増权理论视角的指导下对处于无权或弱权地位的闲散青少年増权,帮助他们成功地再社会化,更好地重返社会。

本文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理论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英国对于闲散青少年群体又称neet一族,发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ning的缩写,指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在学校里上学,更没有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必须依靠家人为生的青年人。这个群体一般指年龄在15岁到34岁,未婚,依靠父母谋生的人。在法国,这一群体称为袋鼠族,最早出现在1998年法国的《快报》上,比喻大学毕业以后,到了就业年龄,却以薪金太少为由躲避工作,仍旧依赖父母过活的年轻人。在欧美发达国家,啃老、傍老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称呼和现象,此类人也同时被冠以neet族的称号。由此可见,各国对于这一群体的称呼内涵就是长大不成人,仍然依赖父母生活。

英国目前的执政党对青少年主要有两项政策:对反社会行为进行打击和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因此,该党对青少年的期望也主要有两项:遵纪守法和取得学术成功。但有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做不到其中的一项或是两项都做不到。调查显示,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16岁以后失学闲散的英国青少年所占比例很高,而吸毒、酗酒、未成年性交的比例则相对更高。另外,目前英国青少年对家长的经济及生活上的依赖比任何时候都长久,要到二十几岁。为了治理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英国政府应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念来制定了各项有益举措,如建立青少年司法委员、底线警告工作模式及社区矫正工作体系。

在美国,没有社区青少年这一提法,用的更多的是atrisk youth这一表达方式, 在美国公立学校淡化育人的功能,对青少年的道德采取自然主义、交给教会的做法无疑是造成美国社会问题青少年多的原因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主要概念

闲散青少年

是指6至25周岁的因各种原因不在学校、没有就业并且缺少家庭监管的青少年。习惯上被人们称为闲散青少年、流浪青少年、不良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社会青年等等,其中以闲散青少年为主要称谓。他们主要由以下人群发展而来的:没有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辍学青少年、下岗青年职工、尚无稳定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待业青年、农村来城市的剩余劳动力、流动人口和城镇暂住人口等。在此,用一句话概括闲散青少年,就是处于失学、失管、失业的青少年,也称作三失青少年。在社区工作领域中这个概念是一个中性的词语,只是描述了一个群体的生活状态,不含任何负面标签色彩,是对处于这一生存状态的青少年群体的统称。有别于以往的问题青少年或不良青少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研究角度比较新颖,目前对于闲散青少年主要是从成因、特点、犯罪行为、行为矫正、就业扶助外部因素来讨论,至于如何帮助处于无权或弱权状态下的闲散青少年増权的问题,还没有深入的研究。对闲散青少年进行帮助是必须的,但如何帮助他们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