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环境下女同性恋者身份认同机制——基于社交软件Rela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9 08: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在主流话语以及中国传统家庭观和道德观的影响下,同性恋群体由于其“敏感性”缺乏表达自我话语的公共空间,其中女同性恋群体因其身份敏感,在公共空间隐而不现,导致其群体处于边缘化状况。但不见不代表不存在,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同性恋群体在赛博空间逐渐活跃起来,透过网络社区这一平台,了解她们行为、思想的叙述和交流,有助于解读她们所塑造的群体文化,描摹身份认同建构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通过对社交媒体中女同性恋行为、思想的叙述和交流的考察,旨在梳理女同性恋者如何利用本土同性恋社交媒体进行社会交往,探讨该群体如何通过媒介平台从身份认同到群体身份认同,解读女同性恋群体塑造的群体文化,由线上延伸至线下的身份建构有助于从更广义的层面上探讨女同性恋者身份认同及其生存状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拟采取虚拟民族志方法,包括参与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由于本研究课题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凭借移动互联网技术,同性恋社交媒体这一数字田野在诸多方面都显著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田野。网络民族志将传统的民族志方法与新兴的在线研究方法相结合,成为最适合本研究的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层面

本研究处于社会学与传播学的学科交叉点上,在社会学研究中,“社区”一直来就是重要的主题。在社会学的初创阶段,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就提出了作为人类群体生活中的两种结合的类型的“社区”与“社会”概念,同性恋社区属于社区的一种,由于其群体特殊性和敏感性,以虚拟社区居多。同性恋社交媒体用户借助于通信技术,穿梭于现实和虚拟的同性恋社区之间。传播学领域中对于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互动和群体文化一直保持敏锐的关注,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特别聚焦于女同性恋群体。本研究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丰富和发展了这些学科的知识,也为进一步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可能。

(二)研究方法层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8.6-2018.10

确定毕业论文导师和研究主题,对相关主题的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在此基础上,确立毕业论文具体课题,并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