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户”福利待遇现状调查和研究——以泰兴市滨江镇为例开题报告

 2022-04-15 08: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背景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并且相对独立的社会福利制度,这项制度的设计与运行与我国亿万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息息相关。农村“五保”老人是当前农村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中的关键一环。

早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中国就建立了农村特困供养制度,农村特困供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权益保障制度。在制度运行的这些年,我国农村特困供养制度在保障农村鳏寡孤独残疾人权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及人口结构的变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农村特困供养制度面临新的挑战,而政府对于农村五保老人的制度政策也有所改变,本文基于此种社会背景和政策环境,对农村五保老人进行研究。

二、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本研究通过社会福利的视角对农村“五保”老人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现状描述,问题与对策建议,对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需求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更好的构建农村“五保”老人牢固的社会支持网络方面,均有所贡献。此外,将福利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后续对于理论的研究以及理论的发展等。

第二,现实意义。本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首先,将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保障政策进行回顾与梳理,有助于政府对农村“五保”老人养老保障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其次,通过对农村“五保”老人的群体特征及养老需求的描述,有助于増加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认知,提升社会对农村“五保”老人的关注度;最后,通过对农村“五保”老人养老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有助于提升农村“五保”老人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所贡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一)概念界定

1、 农村“五保”老人

根据民政部《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规定:五保老人是针对农村居民中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通过优化锚定指标、降低启动临界值、缩短启动时间等措施对机制进行了完善,以迸一步提高政策灵敏度和时效性,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2、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而一个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该包括内容体系、结构体系、层次体系与服务体系。内容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项目;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结构体系是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包括的对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层次体系是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主体中的相互关系,具体为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包括个人之间的权责关系;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服务体系是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实践效果。

(二)农村“五保”老人的群体特征分析与养老需求分析

本章主要通过人口特征、经济特征以及社会特征这三个方面,进行农村“五保”老人的群体特征分析,进而分析养老需求。

(三)农村特“五保”老人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发展与典型经验

1、农村特困供养制度的政策发展

通过对政策与文献的回顾与梳理,以具体颁布的政策文件为基础,从筹资方式、政策目标与政策执行效果等角度可以将我国农村特困供养制度划分为三个阶段。

2、各地农村特困供养制度的保障标准与典型经验

总结我国农村特困供养制度建立至今,各地对于农村“五保”老人的保障标准以及各地方政府在农村特困供养制度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根据地域或人口结构特色等建立本区域内的农村特困供养制度或其他创新的供养模式等。

(四)农村五保老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本章主要将在江苏省泰兴市滨江镇的多次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归类整理,将农村五保老人在实际中的养老问题进行归类、提炼与分析,其中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结合文献与政策等具体分析实地研究的发现并进行简要的质性研究分析,最后分析实际中农村五保老人养老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五)改进农村五保老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本章结合实地调研中发现的农村五保老人在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农村五保老人的人口特征与养老需求为基础,将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需要理论具体应用到分析对策建议中,给出改进农村五保老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完善法律与政策保障,扩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保障标准;配套充足的医疗护理资源,政府提供硬件与护理人员支持;农村五保老人去标签化,增加社会参与主体,提高社会参与度。

(六)总结与展望

农村五保老人相较于普通老人,这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虽有农村特困供养制度的保障,却因为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的原因使其公民身份并不完善,长期处于被“社会排斥”的状态中。此外,根据社会需要理论,其大部分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其他群体都应格外重视这类特殊群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本章主要介绍在理论作为基础与数据、实地调研材料为支撑下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并且分析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二、预期目标

本文试图以泰兴市滨江镇农村“五保”老人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和搜集政府网站公开信息,通过实地调研,调查其特征、需求、存在的问题,经过深度访谈后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展望。希望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能够为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尽绵薄之力,以更现实的视角窥探农村五保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问题,从而为中央到地方政策的完善和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进行的过程前期以及中期的实地调研,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以政府官方网站、学者论文以及实地调研提供的资料为来源,搜集、整理、分析、总结政府对农村五保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方面的政策发展与职责演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陈仁兴.城镇“三无”老人托底保障研究[D].山东大学,2018.

[2] 王浩宇.农村“五保”供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3] 常亮.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演进与文化反思[D].中国农业大学,2016.

[4] 董玉青.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需求及社会养老资源现状研究基于郑州市H区的调查[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21-27.

[5] 阳旭东,王德文.从缺位到归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与政府责任的再思考[J].学术界,2019(01):101-108.

[6] 袁书华,王元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对山东省LY县敬老院的调研[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3(04):126-132.

[7] 赵康,曾建兵.脱贫攻坚催生的“五保”老人养老新模式[J].中国民政,2018(15):27-28.

[8] 江苏省沭阳县民政局:《江苏:沭阳县五项措施提升五保供养水平》, 2016年4月18日,http://www.cncaprc.gov.cn/contents/10/173725.html.

[9] 侯姗姗,侯聪,宋杰,方晓风,曲桂玉.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农村特困老人供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02):133-134.

[10] 王晓洁.人口老龄化下我国养老服务财政保障政策的演进特征及展望[J].经济与管理,2021,35(01):13-19.

[11] 郑羽婵.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现状及思考——以湖北省A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1):195-197.

[12] 陈娜.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差异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13] 李楠.古交市农村五保户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8.

[14] 张星辰.农村五保老人供养保障研究[D].郑州大学,2018.

[15] 王浩宇.农村“五保”供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16] 许力.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问题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7.

[17] 卢继峰.农村五保老人养老模式中的政府供给策略:困境与优化对策——以湖南省L县为例[J].乡村科 技,2020(08):66-67.

[18] 张思杰.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制度现状及问题研究——以甘肃省H镇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20(11):28-30.

[19] 叶臻刚.杭州市萧山区:实施集团化运营力促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中心转型升级[J].社会福利,2020(05):39-40.

[20] 齐鹏,李学迎.农村五保老人分散供养综合型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山东欠发达县市区的调查研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02):193-21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0月-2022年11月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2022年11月-2022年1月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3.2022年1月-2022年3月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