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2022-04-19 20:05: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早在1929年,阿尔弗雷德在其著作《教育目的》中就提到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方法致使学生学到的都是“惰性知识”,即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应用的知识,只有在有背景的情境下,学生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现阶段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形式正是“惰性知识”,一般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师生共同串讲为主的方法进行讲解,主要在重点字词句的讲解与记忆上下功夫,采用朗读、背诵和默写的方式达到积累的效果,在记忆力方面薄弱的同学会感到很吃力,并且这样的传统方式以“灌输”为主,文言文知识很难在学生记忆里长久存在。为此,恰当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很有必要。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引进,为学生搭建了具体的情境。初中学生处在特定的时期,其心理和生理都在渐渐向成熟过度,此时教学若通过角色扮演和新媒体教学以及游戏活动,可以让许多对文言文没有兴趣的初中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高他们在文言文学习版块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 情境教学法由来与特点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以情境教学法在部编版语文文言文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期望将情境教学引入文言文教学,让教学过程更有效率。如今,许多教师将情境教学法引入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情感感受力,但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基本还是按照传统“四步教学”直接展开,最终取得的成果还只局限在让学生积累文言现象的基础内,此外,更高的教学目的,比如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写作技巧的培养虽有涉猎,但却难以实现。为了实现教学高效率,情境教学法在文言文中的有效应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文献研究法:笔者阅读大量关于情境教学法方面的书籍、论文以及期刊,并且研究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排列和内容规律,同时还研究了新课标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并将情境教学法与教材以及新课标结合起来,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可适用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沈思义.教学方法新编[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2]谢贤扬.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时间 主要工作内容

1 2022. 11.15—2022.1.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 2022.1.5— 2022.3.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