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之”道“的消解与重构开题报告

 2022-04-30 09: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儒林外史》是一部常读常新的文人小说,自十八世纪中期成书以来一直为学者所品读、研究,评论家解读小说的立足点也不同因而对其主题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

一、《儒林外史》完稿后长时间内以抄本的形式在文人圈子内流传阅读,其评价的落脚点在于强调作品的反讽性,亦即本文所指的“消解文人世界的高雅性”,但却忽视了对“消解”之后“重建”的内涵的解读。如卧本序指出“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点出了小说的中心内容,并且将书中人物分类归纳为“心艳功名”、“倚仗功名”、“假托无意功名”和“辞却功名”四类。实际研读评本过程中发现,卧评本虽然将第四类文人当作“品行最上、中流砥柱”,但是未能发掘他们重建儒家价值的功能。这一点在卧本评第四十八回“非此篇之结束,乃全部大书之结束”,显然卧本忽略了吴敬梓在第五十五回中尝试“重构”文人价值的重要意义。

二、以胡适和鲁迅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为表明“反对旧文学”立场,用西方文学的观点解读中国古代文学批判其没有统一的框架布局。如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评价该书是“短篇小品的连缀”、“割去了,仍可成书;拉长了,可至无穷”。同样,鲁迅也将其结构特征概括为“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随着研究深入,如今学界对《儒林外史》的结构产生了不同看法。然而,本文解读该书的结构,发现并非如同西式小说一般以“一人、一事”为中心贯穿全文,而是以文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人的精神价值为结点,以文人交际往来为线索贯穿全文,以“适”、“会”、“却说”等承转之词勾连情节,构成一幅网状结构,形成了一个广阔宏大的文人世界,所以《儒林外史》并非没有统一布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在研读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明清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吴敬梓个人的思想观念,研究《儒林外史》中文人失格行为的成因及表现,从而探究吴敬梓真正要建立的“道”之为何,其中重点论及几个方面:

1. 研究文人失格行为与社会现实的整体相关性。将史料与同期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事件与小说内人物、情节对照理解,结合吴敬梓的生平、思想,探究吴敬梓在“当时当地”创作一本讽世小说的实际意图,亦即追溯他所秉承的人生之“道”的成因。

2. 解读信仰危机导致的文人小说表达的特殊性。吴敬梓坚守的“道”究竟是什么,或是对官场腐朽、世风日下做出批判以作发泄?或是主张恢复原始儒家体系中“礼乐政教”为主的社会管理模式?或是自觉远离科举官场政治,“自我放逐”于市井之间,归守本心、安贫乐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文史结合研究法,虽然小说具有虚构性,但是艺术根源于生活,《儒林外史》中有很多情节是吴敬梓现实生活经历的投射,结合小说与吴敬梓生平考据资料研究,更有利于对文本中心思想和作者创作意图的把握。2.

2.古今对比观察法,《儒林外史》之所以被称为经典,皆因其超越时、空的普遍适应性。虽假托明朝,但其中的人物、事件的时间并未局限在明清范围内,纵观历史长河,《儒林》之景,比比皆是,遂本文对照古今研究其现实价值。

3.逻辑演绎归纳法,明清时期的很多时代特征已经过时,文人也有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与更加多元的价值取向,所以若要概观全貌地理解吴敬梓之“道”就需要更多地结合史实资料和同期文学作品。

4. 参考文献

[1] 吴晓辉.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穷极文士情态”[d].北京语言大学,2008.

[2] 甘宏伟. 论《儒林外史》的现代误读[d].武汉大学,2010.

[3] 李汉秋.《儒林外史》里的儒道互补[j].文学遗产,1998(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 2022年2月28日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3. 2022年2月至3月 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