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鲁迅精神”——蓝诗玲译《鲁迅小说全集》个案研究开题报告

 2023-08-31 09: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以及参考文献)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致力于探究汉学家蓝诗玲翻译具有“民族魂”特色的鲁迅全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及背后的影响因素。这有助于读者了解西方视角下中国民族精神的体现与传达,推动鲁迅小说在西方世界进一步传播。此外,这也为研究蓝诗玲译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民族精神。(二)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作为新生代汉学家,蓝诗玲翻译的《鲁迅小说全集》被收录进著名的“企鹅经典文库”(Penguin Classics), 这是首次国外译者全文翻译鲁迅小说并被西方权威出版机构所接受。蓝诗玲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成功英译引起了中国翻译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中国学者对其所作翻译策略的考察主要立足于作品整体分析;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探讨也多局限于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以及民俗文化层面。 国内学者覃江华(2010)总结蓝诗玲翻译观是“忠实性再创造”,蓝诗玲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creation),而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recreation):把原作的阅读体验在新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再创给译入语读者。覃江华从语言和文化差异角度分析,关注译语读者接受层次,这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带来了启示。 在此基础上,朱振武,唐春蕾(2015)以蓝诗玲对《鲁迅小说全集》的翻译为切入点,探讨蓝诗玲在中国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提出中国文学走出去应从实际出发,在不违忠实的基础上,注重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以循序渐讲的方式获得更广泛的海外传播。 此外,姜琪瑶(2016)通过对文本民俗器物、称谓、活动分析,例证翻译研究已经出现文化转向:从关注源语文本角度转移到了关注译文在目的语文化的接受性和可读性。赵薇(2016)从译者介入和读者接受的角度分析英国新生代汉学家蓝诗玲在翻译鲁迅作品《阿Q正传及其它中国故事》时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用的归化策略,认为蓝诗玲的翻译之所以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在于她坚持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原则,照顾到读者的接受度,进行了适当的译者介入与调节,使叙事语言生动活泼, 语义充满张力,被普通英语读者所接受。 由此可见,尽管现有研究使我们对蓝诗玲的翻译策略、译作风格等有了比较客观、清晰的认识,但多集中于以读者为导向的文本词汇层面。不可否认,读者接受始终是评判翻译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素有“民族魂”之称的鲁迅,更是将其民族精神蕴含在作品里,但鲜有学者在此层面进行研究。

因此,本文将细致分析《鲁迅小说全集》蓝诗玲译本中体现鲁迅民族精神的译作,探究翻译策略,进而剖析蓝诗玲的中国文学英译作品成功走向英语世界的深层原因,期望借此对当前中国饱含中国精神的文学作品“走出去"有所启发和借鉴。

(三)参考文献Wen Rumin. Lu Xun's Thought of the Change of Culture[J]. The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2002, : 113-128.Xudong Zhang. The Will to Allegory and the Origin of Chinese Modernism: Rereading Lu Xun’s Ah Q—The Real Story[J].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2012, 6(2) : 147-183.Wang. An Interview with Julia Lovell: Translating Lu Xun’s Complete Fiction[J]. Translation Review, 2014, 89(1) : 1-14.Van-Dau Quach (Wendou Guo). Simple Remarks of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nd Chi Pheo[J].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 8(2).GUO Yu.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Lu Xun and His Short Stories[J].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2019, 17(8).GUO Yu. A General Analysis of Lu Xun’s Short Stories[J].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9, 16(8).HONG Seuk-pyo. The Shaping of Lu Xun’s Public Image and His Portrait Images[J].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2019, 13(4) : 629-629Deng Zilu. Analysis of the Human Nature in Modern China Based on Lu Xun’s Works[C]. Xiamen, China, 2020.Yiju Huang. Of Emptiness and Revolution: The Other Lu Xun[J]. Prism, 2020, 17(1) : 35-56.Clint Capehart. The Animal Kingdom in the Legac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Lu Xun’s Writings on Animals and Bio-Politics in the Republican Era[J].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2016, 10(3) : 430-460.唐复华.为什么鲁迅是民族魂?[J].社会科学论坛,2010(08):118-128.覃江华.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翻译观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05):117-121.周世培.蓝译本《阿Q正传》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探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19-122.姜琪瑶.鲁迅作品中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基于杨宪益和蓝诗玲译本的对比[J].名作欣赏,2016(14):121-122.朱振武,唐春蕾.走出国门的鲁迅与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蓝诗玲翻译策略的当下启示[J].外国语文,2015,31(05):108-115.王洪涛,王海珠.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蓝诗玲的译者惯习研究——以《鲁迅小说全集》的英译为例[J].外语教学,2018,39(02):74-78.杨姿.作为“民族魂”的鲁迅——根据1936—1949年祭文的观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39-48.张奂瑶.鲁迅小说英译本在美国的接受研究——以王际真译本、杨氏夫妇译本和莱尔译本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40(05):84-96. 张汨.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译者主体视角——汉学家、翻译家蓝诗玲访谈录[J].外语刊,2019(01):110-115.施聪,胡燕娜.论蓝诗玲《鲁迅小说全集》英译本中谚语的翻译技巧[J].文教资料,2020(19):13-15郭文杰.《阿Q正传》英译本研究综述(2002—2019)[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6):66-68.赵静.翻译叙事建构理论视域下的海外译者文学翻译叙事建构研究——基于鲁迅小说的两个英译本[J].宜春学院学报,2021,43(05):92-97.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一)解析《鲁迅小说全集》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二)研究蓝诗玲译作中翻译相关鲁迅精神内容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三、 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搜索资料:通过四年的学习,对于翻译相关知识已经有所了解,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利用图书馆与网络资源查找、翻译理论知识,借鉴国内外知名学者对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归纳、以及对蓝诗玲译作的评析,完成资料收集工作。

文献研究:认真研读文献,更好地认识,阅读所收集的理论资料和评价部分,对所收集的资料加以研究,找出本课题所需要的理论和实际依据。

撰写论文:根据对具体文献的研究分析,对体现鲁迅精神的文本翻译进行分析,并在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梳理调整,进行论文论证工作,后续不断完善优化细节,完成英语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四. 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1. 经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基础;2. 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系统性学习过翻译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 阅读了蓝诗玲译作《鲁迅小说全集》,并进行整理分析;4. 大量阅读相关资料,包括图书馆里书籍和网上期刊杂志及导师提供的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寻找整理自己的写作思路;5. 进行科学的概括,表达自己的观点结合导师的建议,请指导老师帮助验证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