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类NS5B聚合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文献综述

 2023-01-13 05:01

(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文献综述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引起, 主要经血液传播, 有6种主要的基因型。

感染者呈全球分布, 我国属中、高流行区。

丙型肝炎易慢性化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HCV-RNA及基因型的检测对于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 alpha;, PEG-IFN-alpha;)与利巴韦林(Ribavirin, RBV)的联合治疗为抗HCV的标准治疗(SOC)方案,研究热点是基于SOC方案上的应答指导治疗 (responsible guide treat, RGT)、新研发小分子药物的单独应用及其与SOC的联合应用。

自1989年美国Chiron公司发现HCV以来[1], HCV感染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综述了近期报道的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最新药物,重点介绍了HCV NS3/4A蛋白酶和NS5BRNA聚合酶聚合酶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研究意义   丙型肝炎在全世界约有1.7亿的感染人群, 将近80%的患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 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由于缺乏高效的细胞培养传代模型, 使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生命周期的研究一直处于瓶颈, 同时病毒自身高频突变, 使得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2005年Takaji Wakita, Charles M. Rice,Francis V. Chisari 3个研究组建立了HCV cellculture体系, 将HCV的研究推上新的阶段使得机制研究更加深入。

近年来丙型肝炎发病率逐渐上升,HCV感染遍及世界各地,欧洲东部及非洲的感染率最高,我国正常人群中HCV的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日前在法国巴黎举行的2009国际肝病峰会上提供的数据,全球共有1.8亿人患丙肝,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4倍;全球由丙肝相关肝病引起的死亡人数每10年约增加一倍。

 据统计,丙肝在中国的平均感染率为3.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