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BTK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文献综述

 2023-02-08 08:02

  1. 课题背景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 BTK)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包括白血病如慢性淋巴细胞(CLL)或小细胞白血病(SLL)在内的各种B细胞恶性肿瘤细胞的生存至关重要。1952年,美国医生Ogdon Bruton 首次发现,BTK在一种遗传性免疫缺陷疾病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中表达异常,这一现象与患者反复出现细菌感染有关[1]

BTK是一种Tec非受体酪氨酸激酶,通常存在细胞质中。BTK的结构与TEC和ITK相似,均包含5个不同的蛋白相互作用域。这些结构域包括氨基末端的PH域,富含脯氨酸的TEC域、SRC域、SH2域和SH3域,以及具有酶促活性的激酶域[2]

由于BTK活性水平会影响B细胞的生存、发育、迁移和凋亡,它也成为了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重要靶点。BTK的小分子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有优异的抗肿瘤活性,引起极大关注[3]。迄今为止,药学人员针对BTK激酶开发出了一系列抑制剂,按照作用机制,这些抑制剂一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不可逆型抑制剂,主要通过和BTK激酶的ATP 结合位点处的Cys481残基形成共价键发挥抑制活性;另一类是可逆型抑制剂,通过进入BTK激酶的特异性SH3区域,与激酶的非活性构象相互作用[4]。在现有的BTK激酶药物中,大多为不可逆抑制剂,如 Ibrutinib、Acalabrutinib、Zanubrutinib和Orelabrutinib等(如图1)。

第一代BTK不可逆抑制剂伊布替尼(Ibrutinib)是2013年被FDA批准为突破性疗法的首个有效的选择性BTK抑制剂[5]。它的批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伊布替尼获批前,毒性化疗一直是治疗CLL/SLL的主要选择,而Ibrutinib的出现则带来了B细胞恶性肿瘤无化疗治疗的概念。该药物目前已上市,适应症包括复发性/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复发性/难治性慢性淋巴白血病、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等。Ibrutinib可以选择性的和靶蛋白BTK活性位点Cys481 结合形成共价键,从而抑制BTK自身磷酸化,达到抑制BTK信号通路的效果,具有高效、不可逆的特点[6]。但是由于酪氨酸激酶结构域高度保守[7],BTK激酶与其他激酶如 EGFR、TEC、JAK3 等具有结构相似性,该分子也可以与这些激酶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相关的靶外毒性, 如出血、皮疹、房颤等[8]

因此Ibrutinib逐渐被选择性更高的Acalabrutinib取代,后者被证明具有良好的药理学特性,包括良好的血浆暴露、快速的口服吸收和短半衰期。作为第二代BTK不可逆抑制剂,该分子可以有效克服Ibrutinib的脱靶副作用和耐药性[9]

泽布替尼(Zanubrutinib)是中国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癌药。它是一款强效BTK抑制剂,其在设计过程中实现了与BTK靶点的特异性结合最大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脱靶效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已经在多种淋巴瘤治疗中开展了临床试验[10]

2020年12月25日,诺诚健华公司研发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Orelabrutinib)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该药物的获批上市,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希望。初步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其他BTK抑制剂相比,Orelabrutinib发生BTK脱靶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几率更低,疗效更好,安全性也更高[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