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地区汉画像石艺术研究文献综述

 2023-08-21 04:08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绥德地区的画像石向我们展示了古上郡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诸多领域的历史面貌,它们是埋葬在地下的“丧葬艺术”,也是汉代人民留下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化艺术遗存。绥德汉画像石使用雕刻手法将图像与文字记录与石上,除了能反映出当时的文化特征,也能体现出人们的主观意识,同时我们也能从中了解到汉代工匠的装饰水平和技艺手法。陕北汉画像石在当地多元化的文化融合中,呈现出成熟的雕刻技艺。

目前发现的绥德地区汉画像石在配置上多刻于石棺掉、石墓、石寺、石胭、崖墓等处,内容上侧重反映了民间的生活和思想,也有描述游牧生活和狩猎场景,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色。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绥德作为上郡郡治所在地是陕北重镇,当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以其出土量多、内容多样、构图精美、保存完好,有着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目前对汉画像石的研究己逐步趋于成熟。陕北在秦汉时期有着其独特的内涵,其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是我们研究陕北地区秦汉历史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目前国内外对汉画像石的地域特色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但是针对绥德地区的画像石研究仍然不足。汉代绥德县因为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交融的影响,加上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征、社会风貌以及思想文化,陕北汉画像石也因此呈现出其独有的风格特色。论文将对此区域的画像石做一些综合性的考察并详细梳理,将几个主要区域的汉画像石与汉代绥德县的画像石进行比较,发现其地域特色。并从以下角度,展开对绥德汉画像石与地域文化的研究:

  1. 整合分类绥德县汉画像石的图像类型,明确其陕北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地域文化特征。
  2. 考察研究不同时期绥德县汉画像石的图像特征,结合历史依据认识汉代绥德地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3. 明确绥德县汉画像石宗教题材纹饰的象征性意义。分析绥德县汉画像石所反映的地域特色,以及其所反映汉代陕北人民的思想观念。

本论文从汉画像石的纹样工艺和布局配置出发,进而探讨其背后的地域特征。通过研究,发现绥德汉画像墓背后的文化根源,为陕北区域文化史的研究做出探索。

  1. 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关键问题:

  1. 绥德汉画像石与墓主的关系:根据目前绥德县所发掘的汉代墓葬,挑选具有详细发掘简报的如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四十里铺画像石墓、呜咽泉村画像石墓等,结合调查和相关文献、墓志铭等,将画像石所描绘题材,摆放的结构,分布等形式特征,与墓主的身份、阶层、教育程度和品味相结合,推断当时的官吏生活情态和当地经济文化对画像石艺术的影响。
  2. 绥德汉画像石的技术特征:在绥德县具有详细发掘简报的汉墓中,具体分析不同墓主,不同位置的画像石的石材与工艺,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地图等,分析其材料、布局、工艺、内容、形式风格,可以绘制详细地图做出标注。
  3. 绥德汉画像石的内容与思想性:对陕北画像石中神话题材的图案进行分类,如伏羲女娲、西王母、祥瑞等图案,剖析汉代大一统背景下,陕北地区的宗教思想、礼仪的统一和地方文化差异。

课题难点:

  1. 结合地理环境,在与山东、河南等地画像石的比较中发现把握绥德县画像石独有的特点。收集汉代时期绥德、山东和河南的画像石资料,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再做对比研究。

(2)结合绥德地方历史,深入了解汉代上郡的地理文化和地域特征,解读陕北汉画像石的工艺技术及其发展演变。可以参考研究陕北文化的专门文献,也可以借助描述陕北历史的著作,包括《史记》《汉书》等历史著作,认识并梳理陕北的历史文化。再将墓葬下葬的时间按先后排序,对比历史资料,按顺序对画像石进行分析。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汉画像石研究

画像石是传统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北宋末年,赵明诚搜集编成的《金石录》中就有汉画像石的记载,清代随着乾嘉学派兴起,对汉画像石的收集考证蔚然成风。传统金石学的积累,为现代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